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著名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其作品荣获诸多奖项,尤其是1983年出版的《紫色》,获得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她的作品涵盖多个主题,其突出特点是结合种族与性别描写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艰难的生活。在她的另一部小说《寻找母亲的花园》中,沃克首创“妇女主义”一词。随后评论界多引用“妇女主义”对其作品中涉及的种族和性别歧视问题展开研究。在沃克近期的作品中(尤其是1988年以后发表的),不仅涉及种族和性别歧视问题,而且还加入了自然这一因素,把种族、性别和自然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并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意识到自然和妇女、有色人种受歧视和压迫的根源是同样的,即男性统治。这些作品在不同层面上展现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她的长篇小说《我亲人的殿堂》(The Temple of My Familiar,1989)。论文共分三部分。首先,将介绍艾丽斯·沃克作为黑人女性的人生经历,以及作品《我亲人的殿堂》的内容和写作线索,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一章重点论述新兴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批评,将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从环境和性别的双重视角进行文学批评,表明自然和女性终于从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重新走向前台。从“缺席”变为“在场”,使得文学研究的触角不仅伸向了人类社会的另一半,更重要的是,也开始伸向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界。第二章将阐释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并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的偏见。沃克描写了男人对女人与自然的压迫和歧视,以及这种压迫所产生的影响。论文紧密结合女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探寻这种歧视与压迫的根源。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深信人类是宇宙中心。他们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导致了男权制社会的形成。第三章揭示出沃克努力构建女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努力打破性别以及种族压迫下的权力结构,创建平等和谐的社会。读者可以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从中更多地了解到沃克对等级制度下妇女的从属地位达的深切关怀。同时,对于艾丽斯·沃克生态思想的了解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中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