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作为资源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在今日的中国越发突出。对于农民来讲,土地对其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保障,也是就业所在,农村土地资源承载着中国9亿多农村人口的生存、就业、保障功能,土地构成农民最大的财富和最大的权益。虽然土地对于农民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但对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而言又何尝不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村土地蕴藏的巨大社会财富令无数权贵竟折腰,不同利益群体都将其利益之手伸向了农村土地,农村土地利益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和紧张,土地利益引发的农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突出和尖锐。由于现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混乱与不公,作为农村土地名义上主人的农民既无法行使他们的所有者权益,也无法离开捆绑的土地。而土地由国家与政府垄断,无法以平等市场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自由流通,“剪刀差”在土地垄断这把剪刀下继续扩大,土地增殖所带来的巨大财富被一方独占,资本家和公权力先富起来,农民重新陷入贫困,市场经济名存实亡,社会公义荡然无存。而所有这些问题的核心都在于农民土地权利的缺失,在于农民保护土地的民主权利的缺失,权利的贫困导致了物质的贫困。因此,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就必须在弘扬民法理念的基础上,以权利配置为中心,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权利和民主权利,设立科学、民主的土地物权制度,使农民成为平等独立、意识自治的“私法上的人”,使未来的物权法真正成为农民权利保障宣言书。本文阐述介绍了现行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发展与构成。提出了目前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发的不良影响。分析了当前土地问题产生的原因。讨论下一步农地制度改革应该考虑的几个因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方向,就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物权制度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旨在以物权法的角度透视农村土地问题,并通过农村土地制度的解构和重建来最终突破被重重迷雾笼罩和层层阴霾掩盖的真实,推动我国土地制度的物权立法更符合现代民法的私法理念,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加符合人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