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研究——以上海长宁区“代理经租”试点改革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85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全球已进入高风险社会,社会问题频发,社会事务尤其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易变性和动态性日益增强,政府部门越来越难以独自解决面临的棘手的社会性问题,如何对社会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对面临的棘手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成为政府考虑的重点与核心。
  在此背景下,本文回顾前人关于社会治理研究的成果,发现国外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相当成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基础,国内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则方兴未艾,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在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方面,大多局限于宏观的公共服务等领域,忽视了社会治理创新所嵌入的客观条件与情境,即使发现和提炼出的各种社会治理模式也大多陷入困境,如何发展出一套真正扎根于本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中国的社会治理模式值得探究。
  本研究选取上海长宁区“代理经租”试点改革作为研究案例,运用访谈法、问卷法,获取研究资料,对“代理经租”改革进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长宁区“代理经租”试点改革蕴含着整治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外来人口监管、创新社会治理结构系统等价值,既是一项公租房供给模式创新的基层实践,也是一项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草根创新。
  在对改革进程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合作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本文最终凝练出“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这一创新,在该治理模式中,政府面对难以单独解决的复杂、棘手问题,寻求合作力量,携手共同解决问题,达成对社会有效控制和管理、对社会棘手问题有效治理的目标。
  最后,本文还对“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几条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旅游不仅具有庞大的消费基础,也能够打破过往的区位观念、民族观念,且在完善的交通网络支持下,旅游淡旺季也不如过往分明。  在旅游产业发展早期,游客的旅游目的大多为观赏美景、参观古迹,随着时代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游客对于旅游的要求也逐渐增多,更倾向于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知识、放松身心、实现体验。这意
学位
针对农村居民点空心化和乡村衰落的问题,全球都在寻找措施和方法促进乡村振兴。我国也不例外,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政策都为农村居民点结构的重构和功能的调整做出相应指导。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农村居民点重构提出新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空间结构布局散乱,“三生”功能衰退,现有的结构和功能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性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年轻人从农村搬到城市;而与此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的空巢现象越来越多。农村传统的依靠家庭养老的模式日渐衰退,现实中,家庭养老的功能日益弱化。这使得农村老年人在养老服务的需求供给上出现空白,而又受限于农村整体较低的经济水平以及较为落后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方面使得企业在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时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与无利可图的局面,另一方面使得政府在选择包揽农村养老服务
学位
我国的居民自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建国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了居民自治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90年代到21世纪初轰轰烈烈的社区建设运动中居民自治的基本制度被确立下来,新世纪的今天由居民需求引发的内生性居民自治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为居民自治增添了新内涵。居民自治中有两大参与力量一类是国家力量,一类是社会力量,国家与社会不同互动方式左右了居民自治的形态与发展,本文提出国家—社会互动
学位
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高校教师绩效评价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许多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教学与科研比例失衡、绩效评价指标片面化的现象。因此,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高校教师评价的科学性,是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区域特色研究型高校——S高校为切入点,借助文献回顾、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和手段深入探讨区域特色研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府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要求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多种社会主体协同供给公共服务的机制,政府不再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民间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到资源动员中,社会逐渐形成了多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如今,在崭新的资源动员嵌入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开展资源动员对于提高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非常重要。  本文在资源动员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分析
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单位,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尤其凸显了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因而社区治理的有关问题备受关注。从宏观层面上看,党中央对社会治理、政府职能履行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微观层面上看,上海具体出台了“1+6”文件,“缤纷社区”行动计划等完善社区治理,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目前的实际而言,由于社区治理效率不高,公民自我治理不充分、利他性活动缺乏,政府职能定位不清,致使社区治理面临困境
学位
针对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的部门分割、协调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西方国家进行了“整体性治理”,通过跨部门合作等促进政府横向纵向的协调,学术界也掀起了相关的研究浪潮,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8次行政体制改革,“大部制”越来越成为其中的主旋律,但部门间协同执行力不足、碎片化严重的问题仍然存在。在此背景下,基层政府越来越对领导小组产生路径依赖,领导小组在政治运作中起到了促进政策执行的作用,而学术界对这一现象
学位
社会组织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和主体。在传统模式下,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管理由不同部门负责,属地管理和专业指导相互掣肘,导致社会组织发展受限,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政府和民间为了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向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场地经费、能力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推动社会组织的成长,这组成了社会组织的孵化环节。近年来,政府在保留双重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在属地管理基础上向社会组织提
学位
大国治理的根基在基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为社区居民打造和提供“绿色、宜居、共享”的社区环境是目前社区治理的重要工作,社区环境治理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加强社区环境治理不仅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全球性共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国家法律法规、居民环保意识、环境治理实践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完善在社区的平台上,这就决定了动员社区内多元力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