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务保守是存在于企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对债务保守现象的研究也被认为是可以促进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债务保守现象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话题,相关的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的金融与财务学术杂志上。这些研究从财务弹性、管理层防御、产品市场竞争以及融资约束等角度对企业的债务保策略进行了解读,加深了对企业债务保守现象的认识,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很多企业因为现金流的断裂而出现破产清算,而另有一些企业却能在危机中得以生存甚至做大、做强。进入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艰难的再平衡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随之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都使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得更加多变,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中的常态,对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企业财务实践的角度来说,一个相对稳健和具备充分弹性的财务策略的对于企业应对挑战与冲击,抓住机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债务保守策略是企业实现稳健与弹性财务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债务保守策略作为对象,研究了债务保守企业的特征以及企业债务保守策略的经济效应,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发现:从静态的角度,通过对债务保守企业与非债务保守企业的对比分析发现:债务保守企业普遍具有更小的规模、年龄,以及更低的固定资产比例。同时相对非保守企业持有更多的现金,具有更高的市账率,以及更低的对外融资和投资水平。从债务保守策略转换的动态角度研究发现:企业的债务保守策略具有暂时性,在随后的三年、五年,及七年中,大部分债务保守企业会放弃债务保守策略,提高负债率。伴随着企业负债率的大幅度提高,企业增加了外部债务融资数额,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支出。而负债率提高的同时,企业也降低了现金持有的水平。这些特征说明了企业采取的债务保守策略与现金持有一样都可以起到储备财务资源的作用,债务保守策略能够作为企业跨期配置财务资源的手段和工具使用,使企业能够在未来需要时更好地获取融资,抓住投资机会。进一步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外生冲击事件的研究表明,危机前保持债务保守策略的企业,在危机发生时负债率显著提高,获得了更多的债务资金,显著地缓解了企业相对于自身的融资约束程度,表现为相对于危机前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降低;同时,债务保守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获得的债务资金有效地支持了企业的投资支出,表现为债务保守企业相对具有更高的资本支出水平。从商业信用供给的角度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对企业商业信用的供给具有负面的影响,尤其对短期负债依赖程度高的企业影响更为显著;而企业通过债务保守策略以及现金持有方式储备的财务资源能对商业信用供给的下降起到显著的缓冲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只有在企业债务保守策略和现金持有两种不同的财务保守形式相互配合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单一形式并不能很好的实现这种缓冲作用;将企业产权性质和金融发展水平因素考虑进去之后,发现企业债务保守策略和现金持有的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落后地区的作用更为显著,说明了金融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企业应对未来变化而采取的债务保守策略;企业通过债务保守策略有效地缓冲金融危机对商业信用供给的负面作用,能够对企业的绩效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投资支出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本文的研究中称之为“挤出效应”。具体来说,本文研究了企业投资支出的两个重要类别:资本支出投资与商业信用供给投资。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供给与资本支出间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融资约束的程度是影响挤出效应的重要因素,而这种挤出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从金融发展水平和货币政策的角度,伴随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能够显著地缓解“挤出效应”;而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增强则显著地强化了“挤出效应”。上述研究结果说明,挤出效应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商业信用供给与资本支出间的挤出效应。但企业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通过债务保守策略的方式,企业可以实现财务资源的跨期再配置,缓解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进而缓解企业商业信用供给与资本支出间的挤出效用。该结论说明了企业自身财务政策具有与外部环境相类似的作用,对企业从财务策略角度主动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针对债务保守企业特征以及债务保守策略经济效应的研究发现企业的债务保守策略在客观上可以起到为企业构建财务弹性、储备财务资源的作用,财务弹性可以很好地解释企业的债务保守策略动机。财务弹性是企业在面对融资约束与不确定性前提下的一种能力,它可以使企业低成本地获取或重组其财务资源。具备弹性的企业在面对负向冲击时可以避免财务困境,同时能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融资。财务弹性具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来源,企业可通过持有现金的形式构建财务弹性的内部来源,而外部来源指的是企业的剩余负债能力,企业为了构建外部财务弹性不会在当期耗竭全部的负债能力,而是会主动地规避对债务融资的使用,储存负债能力,以利于在将来需要时更好地获得债务融资,这时企业就会表现出相对保守的债务策略。本文的研究对债务保守企业的特征和企业债务保守策略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丰富了债务保守研究的相关文献,同时也丰富了对财务弹性的相关研究。从商业信用供给及商业信用供给与资本支出投资间挤出效应角度的研究也深化了对企业债务保守策略作用机制和途径的认识,同时也对企业更有效地构建自身的财务政策,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