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读图时代下视觉艺术的一番繁荣景象,离不开绘画艺术自中世纪以来上千年的不断演变和探索,其中包含印象派和达达主义等具有颠覆性的艺术理念,而每一次艺术的革新和新一代潮流的兴起,都存在偶然性于其中。因为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甚至推翻的过程,偶然情况下艺术的突破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向。并且在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偶发因素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过程,需要艺术家具有极强的把控力才能使作品和谐的同时又不失丰富。在中西方绘画形式上,大趋势都是随着历史的推进和文化变革从相对写实逐渐演变成相对写意。拿西画来说,其经历了中世纪为宗教服务的功能逐渐进化为以艺术家自身的情感出发进行表现,绘画逐渐变得越发纯粹。从演变过程上来讲,人们不难发现,绘画中的偶然性形式和元素逐渐增多,画家对画面的主宰地位逐渐下降,甚至有观念称,艺术已然存在于世,艺术家只是将它创作出来而已。绘画便经历了从可控到可控与不可控相结合、能预见到不能预见的转变。就是因为绘画过程中,画家的从属地位和创作方式的变革,而使得绘画具有了千般变化和万般可能,而在这其中,偶然性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绘画创作中的偶然性的引发往往来源于材料的特性和艺术家潜意识的作用,偶然效果是艺术家潜意识主导下的行为结果,而意识则负责决定偶然效果的去留。这也是跟同样是二维视觉艺术的摄影区别开来的重要因素。其中,潜意识是潜藏在人的内心深处无法感知的部分,而在潜意识状态下完成的艺术作品将更加贴近艺术和艺术家的本真,因此可以说,对潜意识作用下的偶然因素的探究更是势在必行。对偶然性的研究能够启发艺术家们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去正确的看待和运用偶然性和必然性、潜意识和意识、可控性和不可控性,打破固有的程式化观念去寻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发扬个人独立精神和艺术创新精神,以求接近艺术本体的回归,使绘画艺术在当下多元时代的艺术大军中大放异彩。本文开篇以欧洲文艺复兴兴起后在绘画材料和题材上的变革展开,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艺术流派的创作理念和绘画技法的分析,明确说明偶发因素在绘画作品中逐渐被发现并被重视起来。文章的中间部分主要讲述技法层面上对偶然性效果的运用和偶然性在潜意识作用下的产生,其中着重表明潜意识的存在方式以及如何导致偶然性的发生,进而论述偶然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质作用。接着,文章以李绍忠先生和作者本人的绘画创作方式作结尾,重点讲述偶然性如何在二人创作过程中得以运用。最后再次强调了偶然性的重要性以及作为艺术家如何驾驭偶然性,并提出偶然性具有永久的探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