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商业贷款协议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j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商业贷款是国际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国际商业贷款协议法律适用问题在实践中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意思自治原则作为国际商业贷款协议法律适用中的首要原则,在运用上有何特殊性,本文运用国际金融法学理论和比较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全文共七章。 第一章从对国际商业贷款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国际商业贷款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对国际商业贷款协议的法律适用进行了全面而简要的分析;第二章从整体上简略分析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业贷款协议法律适用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将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业贷款协议和几类特殊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地位进行了比较;第三章从法律选择的方式、时间和范围上来确定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第四章研究当事人采取的使贷款协议稳定化的措施,如冻结准据法(选择在一定时间施行的法律)和固定协议条款;第五章研究国际商业贷款协议法律适用中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制,包括强行法的适用,公共秩序的约束,与协议存在联系的约束和选择必须善意和合法的要求。此外,本章还专门用一节分析了国家为借款方时准据法选择的特殊之处。第六章研究根据意思自治原则选择的准据法的效力范围,包括准据法适用范围内、外的事项和国际商业贷款中各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第七章结合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对我国涉外商业贷款协议法律适用中运用意思自治原则的立法完善建议和意见。最后,结语部分简要地总结了全文观点。
其他文献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刻反思中国共产党推进我国城镇化尤其是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其社会功能呈现出二重性的特点,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说它是对社会存在的虚幻反映,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法官释明权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三个研究层次.首先,是要对释明权的产生发展和内涵以及性质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从而奠定对释明权认识的
我国集体农地权利主要包括集体农地所有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前者是为计划经济确立的,不是传统私权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后者赋予农民独立经营农地的权利,它使农民成为相对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