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足机器人髋关节变刚度柔性驱动装置的仿生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s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人机器人的髋关节是下肢运动系统的中心,是下肢运动链的出发点,其结构、运动和驱动特性对两足行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根据仿生学理论,参照人体髋关节的解剖学结构,设计了一种具有柔性变刚度特性的髋部及其驱动模型,并将其添加到下肢模型中进行了动力学特性的分析研究。文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初定了髋关节变刚度柔性驱动装置的整体方案,即电机驱动的凸轮-连杆组合机构,中间添加柔性元件和刚度调节装置。模仿人体髋关节的结构和肌肉分布,以人体髋关节角位移-相位曲线为设计目标,依据变刚度原理,对机构中的主要模块分别进行了设计;2)以设计的主要模块为基础,结合前期实验对象的下肢各体段与身高的关系,在Pro/E和ADAMS软件内联合建立了下肢几何模型;3)在ADAMS软件中,通过定义模型的惯性参数、约束和驱动等,创建出下肢动力学模型。设置合理的仿真参数后对模型进行步态仿真,从而获得了髋关节的角位移曲线和力矩曲线。通过与前人所做成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设计机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给出了凸轮-柔索-弹簧机构的设计结果,并在ANSYS软件中对关键零件进行了静力学强度分析,验证了其可靠性。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凸轮轴转动一周对应一个步态周期,其匀速转动被转变为大腿的准间歇性运动,实现两腿交替动作;柔性元件和变刚度机构的添加改善了输出构件的动力学特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太阳能,半导体,先进光学器件以及微型精密模具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微型的高精密磨床来进行生产。而动静压主轴的出现,克服了滚动轴承主轴易磨损的缺陷,是微型高精密磨床能够顺利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虽然动静压主轴是未来高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动静压主轴微型化方面,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例如小直径主轴的承载力弱的问题,温升过高的问题,加工工艺困难的问题等。由于小直径主轴的承载
新场气田构造位置位于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具有生储盖条件优越、圈闭发育、储量大等特点,被认为具备成为大中型气田的潜力,经过十多年的开发以及期间的地质构造变化,须二气藏水侵严
丰谷及高庙子构造是川西天然气勘探开发目标区块之一,位于川西坳陷中段孝泉-新场-合兴场-丰谷NEE向继承性隆起带的东端,前期研究表明,丰谷及高庙子构造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具有节能环保、易于控制,并可与其他电控系统相互通讯,实现控制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其符合“中国制造2025”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该系统的研发将具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