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角度试析伊迪丝·华顿的作品《快乐之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迪丝·华顿是一位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她的作品《快乐之家》描绘了主人公莉莉·巴特被纽约上流社会抛弃而最终自杀身亡的故事.该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造成莉莉·巴特的悲剧的社会因素及莉莉本身的性格缺陷.该文共有四章.第一章是对作家及其作品的简单介绍和相关评论的回顾.第二章分析了造成莉莉悲的社会因素.第三章是对莉莉的心理矛盾的分析.第四章是对全文的总结.该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分析莉莉悲剧的根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莉莉虽然是一个"失败者",失败于男权社会;但同时又是一个"胜利者",保留了自己道德上的高洁和纯真.
其他文献
该文讨论连贯在日常会话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会话中根据不同会话参与者的特点来发现连贯,理解连贯并创造连贯的方法.该文采纳语用学中的有关理论来研究连贯现象.第一个基本观点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体制备了一种耐高温涂层材料.探讨和分析了中空玻璃微珠和阻燃剂A的含量,不同溶剂、增塑剂的用量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空玻璃微珠含
通过对《汉语外来词词典》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5.29%的日语汉字词汇为借用古汉语固有词意译欧美文献的词语.这些原本出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先传入日本,然后又在近代逆向传入中
《霍华德庄园》,这部由英国作家E.M.福斯特写于1905年,反映英国当时社会现实的小说,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多数评论家都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小说中反复强调的"只有联
人们每每会莫名其妙产生缺失感,不管东方人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人的天堂都可以看作是对此感觉的文化或宗教补偿.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艺术总被归入异教的族类.艺术家有时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