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现阶段林业依然具有“产融弱质性”,林业面临资本融资困境。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通过还权赋能、确权颁证等,使规模经营主体有了林权这一财产性权利。针对林业发展缺少资金的现状,有必要借助林权抵押来实现资本化运作。由于林业资源自身的经济特点、林地经营权的不稳定性以及林权配套设施滞后等因素,使得林权这一财产权利在市场机制下难以与资本实现自由转化,导致林业的融资功能难以实现。林业“融资难”问题依然严峻,主要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阶段林业依然具有“产融弱质性”,林业面临资本融资困境。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通过还权赋能、确权颁证等,使规模经营主体有了林权这一财产性权利。针对林业发展缺少资金的现状,有必要借助林权抵押来实现资本化运作。由于林业资源自身的经济特点、林地经营权的不稳定性以及林权配套设施滞后等因素,使得林权这一财产权利在市场机制下难以与资本实现自由转化,导致林业的融资功能难以实现。林业“融资难”问题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林权流转不规范而具有债权属性,不满足金融机构对抵押物要求的财产权利属性,使得后续经营权的抵押因处理林地的较高交易费用而难以直接实现;二是林业资源自身存在潜在的风险性,使得林权面临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进而降低抵押物实际价值;三是林权资本化配套设施不完善,如法律不健全、流转受限、林业保险品种受限等,使林权变现成本高,无法转移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本文首先通过对广东省林权抵押贷款开展现状分析,运用两部门博弈模型分析,将林权抵押物、规模经营主体、金融机构纳入决策模型,分析林权抵押物是如何通过改变借贷双方预期收益,进而对规模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的。其次,分析了林权抵押贷款款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户有了林权证,但以林权做抵押,金融机构依然贷款积极性不高,林权抵押率也只是在30%以内,林权的抵押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最后,文章在针对林权抵押贷款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提出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运用两部门博弈模型,以林权做抵押,可以改变借贷双方的期望收益,对农户行为进行约束,满足金融机构预期收益。第二,林业资源自身经济特性决定了林权作为抵押担保物是有别于其他资产抵押的,林权抵押开展的有效性受限,林权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抵押品,农村产权融资困境依然严峻。第三,针对广东省林权抵押贷款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改善林权抵押贷款开展的制度环境,完善林权抵押贷款配套制度建设,深化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创新三个角度对广东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提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之下,企业若想要成功的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慎重选择并布局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伴随时代发展的浪潮,许多上市公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专业化战略,纷纷选择开展多元化战略以求综合利用内外部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这要求企业准确分析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分析多元化战略引发的财务特征变化,防控好伴随多元化战略出现的财务风险,对外抓住新业务增长曲线的发展机遇,对内做好企业财务价值的增值和风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乡村旅游业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实体,一方面,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因其低层次扩张给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威胁乡村可持续性发展。以往关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研究多聚焦于农村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就业、人力资本和收入效应,对于乡村旅游企业的社区参与及其后果缺乏关注。实际上,企业社区参与已经成为企业承担社区责任
医药行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一大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居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我国医药市场容量不断扩张,医药行业逐步成为了推动我国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关注领域,迎来了高速繁荣的阶段性发展期,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受国家现代医药政策管理体制和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支持,我国现代医药行
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为目标,基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并进行深度整合,构建形成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近年来国家政策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不断出台发文,深化医疗改革的需求和人们对优质安全廉价高效的医疗服务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突破,并与医疗服务深度的融合,预示着新一轮的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风口和机遇即已经到来。本文是把MS公司
城市化是人员、资本、技术、信息和其他相关要素汇聚在一起的过程,是一种集聚经济。从城市的发展角度来看,城市化、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刺激能源消费。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其城市发展一直是当前关注的焦点。2016年,广州城市化率达80%,进入城市化中后期阶段,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广州城市化发展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两者之间建立了良性机制,地区
农业是中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壮大直接关乎到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业实力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在新时期,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利于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养,促进农业科技快速推广,带动地区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的振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时代已然来临。互联
耕地是珍贵而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往重数量轻质量的管理模式使得耕地质量下降问题日益严重。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已成为耕地质量管理和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其中,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是揭示耕地质量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关键。本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区,采用频度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筛选构建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相结合以及“1+X”累加模型确定指标贡献度
目前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存在着居民幸福感未能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的现象,这被学术界称为“伊斯特林悖论”。我国依然有着近四亿农村居民,广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的提高一直是学者们的关注重点。农村居民幸福感指农村居民对自身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心理评价,影响这种评价的除了经济收入等因素之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也逐渐被看做一个重要的因子。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不断涉足金融市场的背
随着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的发展逐渐进入转型期,产业结构面临调整。近年来,为了解决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金匮乏问题,国家接连出台政策文件推动各地开展农地抵押贷款,推广情况并不乐观。受法律层面的缺失、土地的细碎化、市场的不规范等因素制约,农地抵押贷款发展仍面临一系列难题,农户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约束。基于此背景,本文将以同心县的模式为案例,研究中介组织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模式,分析其作用机理和优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市场环境也趋于复杂,企业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迎来了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上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既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水平,也能够充分保证其财务报告的质量水平,提升运营管理及绩效管理水平。采购作为衔接设计及施工之间的桥梁,采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能否得以顺利完成实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