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后北山花岗岩损伤及断裂特征探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xinyu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和地热能源开发等实际工程领域,岩石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中,高温会对岩石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因此,深入研究热处理阶段岩石受到的损伤和不同热处理条件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可以为实际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依据。通过可控温高温箱对北山花岗岩进行加热和降温处理,对处理后的岩石进行了声波测试,探究了处理温度和岩石损伤的关系;基于岩石破坏统计强度理论,建立了北山花岗岩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损伤本构模型;设置两种降温路径,即自然冷却(路径1)和快速冷却(路径2),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三点弯曲试验,探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和降温路径对北山花岗岩物理性质和断裂特征的影响。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北山花岗岩的波速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当热处理温度达到600℃时,波速下降剧烈,频域信号出现第二峰值,时频信号尾波几乎不发育,表明600℃是北山花岗岩受热损伤和热裂纹增加的加速点,并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花岗岩切片,发现600℃花岗岩内部产生大量微裂隙;提出了基于纵波速度的损伤因子的修正表达式,用于描述北山花岗岩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热损伤程度。(2)基于岩石损伤理论与统计强度理论,选择修正后基于纵波速度的损伤因子为热损伤变量,分别采用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和Mohr-Coulomb强度准则作为岩石破坏的判据,建立了考虑温度效应的花岗岩损伤演化方程及本构方程;考虑应力-应变曲线的损伤阈值点和峰值点的几何特征,确定了本构方程的参数表达式,发现在热处理后北山花岗岩损伤演化本构模型中,上述两种强度准则等效;并利用不同温度处理后北山花岗岩单轴压缩试验对本构方程进行了验证。(3)三点弯曲状态下,两种热处理路径下北山花岗岩的峰值载荷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处理温度在100℃时,峰值载荷达到最大。处理温度在400℃以内时,相同处理温度下,自然冷却(路径1)和快速冷却(路径2)下花岗岩峰值载荷相差较小,处理温度在400℃以上时,相同处理温度下,路径2下花岗岩峰值载荷明显小于路径1。(4)经100℃热处理后北山花岗岩的断裂韧度升高,之后随处理温度升高而下降。处理温度在400℃内,两种降温路径断裂韧度相差不大。处理温度到达500℃、600℃时,路径2下花岗岩断裂韧度明显小于路径1。处理温度在400℃以内时,两种路径下花岗岩的断裂过程区长度和临界张开位移随处理温度上升缓慢增加,相同处理温度下,两种路径对应的断裂过程区长度和临界张开位移差别较小;处理温度高于400℃时,两种路径下花岗岩断裂过程区长度和临界张开位移随处理温度上升迅速增大,相同处理温度下,路径1下花岗岩的断裂过程区长度和临界张开位移要明显小于路径2。
其他文献
多标记学习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个性化推荐、文本分类、生物学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较之传统的单标记学习中的一个实例只能局限于单个标记,对于多标记学习,每个实例可以同时具有多个标记。多标记学习的目的是得到一个高性能的分类模型,它可以对于任何新实例预测出其可能的标记集。在多标记学习问题中,对于特征空间,由于海量数据中维度过高等问题,经常发生维数灾难,从而导致分类精度的降低。然而,可通过特征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已不再单纯地集中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上升至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换言之即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仍是发展的驱动力。面对我国资源紧缩及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的状况,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能源的消耗量及相应污染物的排放量,善于利用先进技术改变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生产模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与新生力量,他们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真实质态进而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因此
针对金融时间序列经常呈现时变、高峰、厚尾和波动集群的特性,为了准确刻画金融时间序列间的相依关系,准确度量金融资产时间序列的风险,本文首先采用ARMA模型和GARCH模型对单
橡塑合金(TPE)改性沥青既对基质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又具有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社会经济价值。尽管业内对橡塑合金改性沥青的研究较多,但是用橡胶、塑料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紧张和解决建筑垃圾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的研究表明,将废弃的混凝土破碎后用于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可行且合理资源化的途径。由于废弃的混凝土中常混杂一定比例的废砖,且废砖的强度一般低于废弃的混凝土,将废砖用于水泥稳定碎石会对该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加之,将废砖从废弃的混凝土中分离仍然存在一定困难,高效利用废弃混凝土和废砖混合料对于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有重要的
随着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进程不断加快,空间任务的复杂度也随之加剧,多卫星近距离构成星群完成在轨任务已经成为航天领域开展研究的热点。由于在轨空间任务的复杂和任务周期长,单颗卫星或编队卫星的机动性不能够很好的满足需求,随之星群(Satellite Clusters)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国内外各个航天界科研人员及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成为国防和航天科学任务的研究焦点。星群具有任务响应快速、灵活性高、在轨构型
目的:设计开发一种便携式传感器,用于尸体玻璃体液(vitreous humor,VH)中快速检测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协助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方法:首先通过纺丝法制备了纳米纤维前体(nanofibers,NFs),对NFs高温碳化处理后得到碳纳米纤维(carbon nanofibers,CNFs)。随后利用多巴胺(dopam
不确定性大量存在于工程领域当中,因此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要充分考虑结构中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这有助于提高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传统的结构可靠性不随时间变化,又被称为时不变可靠性。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服役时间的累加、材料性能的衰退等因素的影响,结构可靠性通常会表现出随着时间变化的特性,因此也被称为时变可靠性。基于时变可靠性分析发展出的优化设计方法,能够在优化过程中考虑时变因素对于结构性能的影
天然产物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医药、化学荧光检测等领域应用广泛,作为一种药用天然活性化合物,香豆素的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通过在香豆素母核引入活性基团,可以赋予香豆素新的结构和功能。蛇床子素是一种低毒的天然药物,类蛇床子素具有相似的性能,而异戊烯基的引入一直是合成类蛇床子素的关键。本文以间苯二酚为原料,全合成了一种类蛇床子素;利用Hofmann烷基化,在烷氧香豆素上接入胺基,获得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