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村落空间整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州古村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地方传统古村落,而在村庄建设和旅游开发的双重压力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历经千百年保存下来的有形和无形财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当人们身处于古村落中,无法领略到昔日的风采和体会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徽州古村落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未来发展中,如何保护和保存先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村落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确定空间整治的环境要素,提出可行性整治对策,对于引导徽州古村落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徽州古村落空间整治对策的研究,希望可以提高人们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改善村民人居空间环境,保护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为徽州古村落空间整治实际操作上提供理论上的帮助。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对古村落、古民居空间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结构主义等理论,分析徽州古村落空间环境,从而深入地研究相对应的可行性整治对策。在此次课题研究中,首先阐述空间的概念及其徽州古村落空间的特征,然后分析徽州古村落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通过对实证案例分析和现场调研,提出古村落空间存在的问题,确定整治的原则和目的,最后从村落整体空间、街巷和节点空间、村庄基础设施等方面研究徽州地区省级历史文化村庄空间整治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徽州古村落的概况阐述及对空间概念的界定,分析徽州古村落空间的特征为整体性、序列性、特色性等。(2)提出徽州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空间整治具体对策,包括村落整体空间、街巷空间、节点空间、水空间以及建筑空间整治。首先,村落整体空间整治应结合自然条件因素,整合村落整体轮廓,注重整体格局形态以及保护村中标志性建筑物:其次,建筑平面格局采用地方传统布局模式,建筑色彩采用白、灰色,建筑形式应与当地风格(马头墙)相协调,庭院空间注意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协调;接着,注意街巷空间的尺度把握,沿街建筑立面高低、形式、色彩应保持一致,以及街巷铺地采用石板路、青石路或石砖路;节点是古村重要的枢纽,节点空间整治应涉及到村口、广场、桥等方面;最后,研究村落水空间的整治对策,包括村落水系环境的保护问题及水口的利用。(3)从道路交通、绿地系统、环卫设施以及公共设施四方面提出徽州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基础设施改善措施,协调好基础设施建设与村落空间。(4)处理好空间形态与人为科学的关系,即加强空间环境的安全感和认同感、强调场所的归属感、注重空间形态与人们的行为活动的关系。(5)徽州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整治工作过程中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和居民的支持,加强当地居民对古村落空间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制定相关保护制度。
其他文献
稻作农业指的是对栽培稻的耕种。现代植物学、农学、遗传学研究表明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驯化而来的,这一驯化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太湖流域的史前时期就开始了。稻作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愈来愈多的企业应运而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极大繁荣,市场竞争也更趋激烈。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
收集了原油装船VOCs的估算方法,认为原油装船时VOCs排放量为0.012%,VOCs浓度为0.1kg/m3。采用SCREEN3对其环境影响进行分了析,结果表明: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在400m处,浓度值7.
蜂胶(propolis)是一种具有芳香味的粘性胶状固形物,它是蜜蜂用来密封蜂巢,起着杀死入侵病源微生物的作用。蜂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研究表明,蜂胶具有一
南果梨是秋子梨系统(Pyrus ussuriensis Maxim)的一种,为辽宁省的特产水果。南果梨采收期通常在9月上中旬,采收时果实色绿、肉脆质硬、汁少味甜、无香气。适度后熟后,果色金
桡骨近端与肱骨小头形成肱桡关节,这是维持肘关节外侧稳定的重要结构。桡骨颈骨折移位和桡骨头脱位都会导致桡骨头与肱骨小头的对应关节发生改变,肘关节的应力分布也随之改变。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是指大学生能够并愿意把自己看成所在大学的一员,对自己所在大学表现出认同、喜欢、依恋,愿意在该学校学习、生活,并希望自己能被学校及老师同学接纳的一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高中物理电学的学习内容较为复杂,知识点也相对较多,因此常常困扰着学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较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地质勘查单位在近年来面临着来自行业变化、投资者变动、单位性质变化等诸多影响,也承担着来自市场竞争、国家监管、投资
本文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及历史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对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灾害灾荒进行综合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具体、更直观地再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