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带头不吸烟并经常劝阻他人不吸烟是一些发达国家成功的控烟经验之一,目前我国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居高不下,研究医务人员控烟策略,对我国的控烟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云南省昆明等6地区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的现状、动因、心理、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描述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医务人员控烟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果显示:1.云南省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为61.94%,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外科系统吸烟率最高(67.9%),儿科吸烟率最低(50.0%);同时,社会对医务人员吸烟态度较为宽容,医疗卫生单位普遍缺乏在社会控烟中的责任感;人们对“吸烟危害”与“发展烟草经济”缺乏清醒、正确的认识,不利于控烟工作的开展。2.社交需要、解闷、学习(工作)压力大是吸烟者始吸的主要动因;朋友聚会、学习(工作)紧张、敬烟、情绪低落是吸烟的主要诱因;公共(娱乐)场所、办公室、家里是吸烟的主要场所,被动吸烟问题突出;《昆明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办法》宣传力度不够,执行情况欠佳,人们对该《办法》持观望态度。3.KAP调查表明:吸烟者知识得分最高,态度得分次之,行为得分最低,对吸烟、控烟的态度和信念复杂多样且表现矛盾心态,形成知与行相互分离的特点。经分析,不同民族在知识、态度得分上差异有显著性,而行为得分没有显著差异;文化程度高者知识得分高,差异有显著性,而不同文化程度在态度、行为得分上则无显著差异;始吸年龄大小与态度、行为得分呈正相关,且有显著差异,而在知识得分上则无显著差异;在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上,戒烟成功者>戒烟未成功者>从未戒过烟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吸烟者戒烟成功率为30.51%,自己认识到危害是戒烟的主要原因(58.0%),自我克制法是戒烟的主要方法(84.1%)。 作者建议:首先要把医务人员控烟纳入整个社会控烟之中,形成控烟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针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要从医院文化建设、健康教育与行政干预相结合、阻断医学后备军成为新的吸烟者三个方面进行控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