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鱼虾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制约渔业生产的因素之一。最常见的控制鱼病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会有许多副作用,如影响鱼体健康和免疫功能、污染环境、在动物体中残留及产生耐药性致病菌,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等。因此,抗生素减量使用及抗生素替代品应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中益生菌、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等都是潜在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替代品。丁酸梭菌(CB)和粪肠球菌(EF)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有益菌,在畜牧生产中已有大量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使用效果,但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相对有限。本文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研究CB和EF对罗非鱼生长及健康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水产用―非抗‖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日粮中添加CB和EF对罗非鱼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CB或EF对罗非鱼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每个试验分别选取健康,体重56.16±0.82g的罗非鱼300尾,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配制CB浓度分别为0、1×104、1×105、1×106和1×107CFU/g的5种日粮,分别设为CGc、CB1、CB2、CB3和CB4组;配制EF浓度分别为0、1×105、1×106、1×107和1×108CFU/g的5种日粮,分别设为CGe、EF1、EF2、EF3和EF4组。每个试验先进行56天的饲养试验,考察罗非鱼生产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理化指标。饲养试验结束后,用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进行攻毒,评估日粮添加CB或EF对罗非鱼抗病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CB2组末重、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CGc组(P<0.05)。CB对肥满度(CF)、肝体比(PHI)、脏体比(VSI)、全鱼水分(H2O)、粗蛋白(CP)、粗灰分(Ash)、血清溶菌酶(LZM)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血清D-乳酸、血清内毒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日粮添加CB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水平、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二胺氧化酶(DAO)活性(P<0.05),显著增加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CB1和CB2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显著低于CGc组(P<0.05)。当日粮CB浓度为1×105和1×106CFU/g时,血清葡萄糖(GLU)显著降低(P<0.05)。当日粮CB浓度为1×105、1×106和1×107CFU/g时,血清甘油三脂(TG)显著降低(P<0.05),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补体3(C3)和补体4(C4)浓度显著增加(P<0.05)。当CB添加水平为1×106和1×107CFU/g时,全鱼脂肪(Fat)水平显著增加(P<0.05)。当日粮中CB添加水平为1×105、1×106和1×107CFU/g时,罗非鱼攻毒后累计死亡率(CM)显著降低(P<0.05)。(2)EF3组的末重、WGR和SGR显著高于CGe组,FCR显著低于CGe组(P<0.05)。日粮添加EF对PHI、VSI、全鱼H2O、Ash、血清T-AOC、SOD和LZM活性、内毒素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EF组血清ALT活性和D-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鱼CP显著增加(P<0.05)。当日粮EF浓度为1×105、1×106和1×107CFU/g时,血清AST活性显著降低而ALP活性显著增加(P<0.05)。当日粮EF浓度为1×107CFU/g时,罗非鱼全鱼Fat显著增加(P<0.05)。当EF添加水平为1×106、1×107和1×108CFU/g时,血清C3和C4水平显著增加(P<0.05)。当日粮EF浓度为1×107和1×108CFU/g时,罗非鱼CF显著增加(P<0.05),血清TC、TG和GLU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DAO活性显著降低(P<0.05)。当日粮EF浓度为1×108CFU/g时,血清中MDA显著下降(P<0.05)。当日粮EF添加水平为1×106、1×107和1×108CFU/g时,罗非鱼攻毒后CM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适宜水平的CB或EF可以提高罗非鱼代谢水平,促进Fat沉积,改善肝脏和肠道健康,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和疾病抵抗能力。第二部分日粮中添加CB和EF对罗非鱼肠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设计和日粮同第二章。经过56天的饲养试验后,每个处理取6尾鱼,分离肠道,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TJP)及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日粮添加CB显著上调了IL-1受体激酶4(IRAK-4)基因表达(P<0.05)。当日粮CB浓度为1×105、1×106和1×107CFU/g时,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基因表达被显著上调(P<0.05)。当CB添加水平为1×106和1×107CFU/g时,Toll样受体2(TLR2)基因表达被显著上调(P<0.05)。CB对白细胞介素10(IL-10)、Claudin-1和Occludin基因表达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TNF-α与TLR2、My D88和IRAK-4,IL-8与TLR2、My D88和IRAK-4的基因表达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2)EF上调了Claudin-1、IL-8、TLR2、My D88和IRAK-4基因表达(P<0.05)。当EF添加水平为1×105、1×106和1×107CFU/g时,TNF-α基因表达水平被显著上调(P<0.05)。当EF添加水平为1×105和1×107CFU/g时,Occludin基因表达水平被显著上调(P<0.05)。当EF添加水平为1×107CFU/g时,IL-10的基因表达被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适宜水平的EF上调了TJP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善了罗非鱼肠道结构和健康状况;日粮添加适宜水平的CB或EF可以上调罗非鱼肠道细胞因子IL-8、TNF-a和信号分子TLR2、My D88和IRAK-4的基因表达,激活肠道免疫,从而提高罗非鱼肠道免疫功能。第三部分日粮中添加CB和EF对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评估日粮添加CB或EF对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健康,重量为78.54±0.75g的罗非鱼180尾,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0尾。将3个处理分成CG(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CB2(CB浓度1×105CFU/g),EF3(EF浓度1×107CFU/g),饲养试验期为56天。饲养结束后,每个处理取6尾鱼,取出后肠内容物,测定微生物组成。结果显示,罗非鱼日粮补充CB或EF后:(1)肠道微生物OUT数量增加;(2)不管在OUT水平、属水平还是门水平,肠道微生物的Sobs、Ace、Chao1和Shannon等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P<0.05);(3)CB2和EF3组内的肠道菌群相似性更高;(4)日粮CB和EF显著改变了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组成,在检测出的49个门中,有42门的相对丰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CB2和EF3两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Candidate-division-SR1、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绿菌门(Chlorob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螺旋体门(Spirochaetae)、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Parcu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WCHB1-60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CKC4和梭菌门(Fus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在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708个属中,有368个属在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B2和EF3两组的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气单孢菌属(Aeromonas)和CKC4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G组(P<0.05),Candidate_division_SR1_norank、Bacteroidetes_vadin HA17_norank、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冻胶菌属(Zoogloea)、Oligoflexales_noran、Draconibacteriaceae_uncultured、Comamonadaceae_unclassified、Saprospiraceae_uncultured、芽孢杆菌属(Bacillus)、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WCHB1-69_norank和Parcubacteria_norank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CB或EF,可以显著改变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结构和组成,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个体相似性度和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条件性病原菌如气单孢菌的相对丰度,从而减少罗非鱼发病风险。第四部分CB或EF对鱼类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外试验,研究CB与EF对常见鱼类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平板试验法,将LB琼脂培养基溶化冷却至48-50℃,加入病原菌菌液适量迅速摇匀后倒平皿。在培养基凝固以后,将牛津杯以相等的距离安放在培养皿中,之后在牛津杯中加入等体积的无菌水、恩诺沙星、青霉素、EF培养液或CB培养液;盖上培养皿,37℃培养17h后观测透明圈直径。结果表明:CB和EF对无乳链球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抑菌力比青霉素弱,与恩诺沙星相当或更强。CB和EF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能力远优于青霉素。说明CB和EF对鱼类常见病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较好的―替抗‖前景。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CB和EF对鱼类常见病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日粮中适宜添加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的结构与组成,调节肠道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增强罗非鱼体液免疫和肠道免疫功能,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和疾病抵抗力。综合生长性能、免疫和疾病抵抗力指标,罗非鱼日粮中CB和EF的添加水平分别以1×105CFU/g和1×107CFU/g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