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脱臭馏出物中角鲨烯的提取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鲨烯是一种高度的直链不饱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角鲨烯来源广泛,主要来源于鲨鱼肝油,但由于鲨鱼的低繁殖率和环境的破坏造成鱼类的减少,导致从动物油脂中提取角鲨烯受到限制。因此,为了扩大角鲨烯的来源,从植物油脂中提取角鲨烯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利用大豆油精炼的副产物大豆脱臭馏出物作为原料,通过皂化、结晶、分子蒸馏、二次结晶和萃取等技术,实现角鲨烯的分离纯化。首先,对大豆脱臭馏出物的成分及理化指标进行测定,了解大豆脱臭馏出物的特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研究不皂化物的制备及甾醇的初步分离。利用KOH-乙醇对大豆脱臭馏出物进行皂化处理,经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时间40 min、温度90°C、碱浓度1.6 mol/L、料液比1:2,在该条件下用正己烷萃取3次,角鲨烯含量为10.34%,收率为77.59%;再利用结晶法初步分离甾醇,得最佳条件为:结晶温度4°C,料液比1:6,养晶时间3 h,该条件下角鲨烯含量为12.32%,收率为83.69%。再次,研究分子蒸馏浓缩角鲨烯工艺,在系统压力1.0 Pa、预热温度70°C、冷凝温度40°C下,经单因素实验得一级分子蒸馏最适工艺条件:蒸馏温度110°C、进料速度1.0 m L/min、刮膜转速120 rpm,在该条件下,角鲨烯含量为18.90%,收率为82.05%;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二级分子蒸馏的最优条件:蒸馏温度162°C、进料速度3.0 m L/min、刮膜转速82 rpm,在此条件下,角鲨烯含量为32.54%,收率为70.52%。最后,研究二次结晶和多次萃取逐级纯化角鲨烯工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角鲨烯产品进行成分、结构鉴定,同时对产品的常规指标进行测定。对二次结晶工艺进行研究得最佳条件:结晶温度0°C,料液比1:4,养晶时间4 h,该条件下角鲨烯含量为41.76%,收率为80.11%;对萃取工艺进行研究得最佳萃取条件:温度40°C,料液比1:15,次数3次,在该条件下,角鲨烯含量为64.28%,收率为76.96%。另外,成分及结构鉴定结果证明所纯化的物质是角鲨烯,常规指标测定也表明角鲨烯产品与已报道的角鲨烯工业特性相符。
其他文献
本文是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壳聚糖涂膜的选择透气性及其对蓝莓保鲜效果的研究“和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蓝莓采后生理及壳聚糖涂膜保鲜机理的研究(20120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其主体是农民,对当下农民生存状态的考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的发展方向。“乡下人进城”的书写与中国现代化语境中最广大的个体生命紧密相连。众所
槟榔的切籽是槟榔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由于槟榔的外形极不规则,对槟榔通过机械方法进行定位再切籽的自动化替代方案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目前槟榔生产企业主要还
词汇的转义问题是现代语义学研究中较为受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词汇转义的产生过程和影响其产生的各种因素都是比较复杂的,使其具有比较高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研究意义。转义是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东周时期长城地带的双耳罐。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东周时期长城地带的双耳罐进行了全面的类型学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双耳罐的分期、分布、来源、分群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污水排放量大,是纺织印染行业的首要污染物来源,其中,染料废水的脱色和矿化则是印染废水处理的难点。近些年来,由于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印染废水的
本文从平衡的角度探讨了企业选择平衡创新模式对其绩效的系统影响效应,以及其影响效应在什么条件下存在差异。基于制度理论,从企业对制度的被动遵从和主动响应两个方面入手,
2010年5月份关于“地沟油”的新闻发布、7月份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小龙虾使人出现“溶血问题”等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毒”食品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一不反映了
本文运用了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来界定和解读贫困。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源于他的自由发展观。森认为发展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实质性自由,发展要消除各种限制人们自
无取向硅钢片的C、N、S、O含量极低。近年来,其在制备电机铁芯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使用前,需要在其上附加一层较薄的耐高温、绝缘涂层,使其经消除应力退火后性能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