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几种儿童少见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及软组肉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讨论相关诊疗进展。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自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少见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4例及自1998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少见类型软组织肉瘤51例,分别回顾性分析患儿所有临床资料,讨论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少见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6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几种儿童少见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及软组肉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讨论相关诊疗进展。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自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少见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4例及自1998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少见类型软组织肉瘤51例,分别回顾性分析患儿所有临床资料,讨论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少见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6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3例、痘疱样淋巴瘤3例、儿童滤泡性淋巴瘤2例。以皮肤病变起病10例(71.4%),伴发热10例(71.4%),伴肝脾肿大7例(50%),14例均未发现骨髓及中枢浸润。无统一治疗方案,主要采用CHOP和/或类似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疗方案,7例(50%)加用干扰素治疗。初治获得完全缓解10例(71.4%),未失访生存者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24-71个月)。2年OS及EFS分别为83.6%和57.1%。51例少见类型软组织肉瘤包括纤维肉瘤17例、滑膜肉瘤10例、肾外横纹肌样瘤9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6例、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3例、未分化肉瘤6例。首次确诊中位年龄5岁(1个月-13.5岁)。肿块最常见原发部位为四肢,其次为头颈部,分别占41.2%和19.6%。出现远处组织或器官受累12例,以骨转移最为常见。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123个月),初治获完全缓解44例,部分缓解3例,有效率92.2%。后续随访获持续缓解29例,复发13例。2年OS和EFS分别为87.8%和56.9%。手术是否完全切除是本组病例唯一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本文几类儿童少见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症状不典型,骨髓/中枢浸润发生率低,病理诊断较困难。目前尚无统一有效治疗方案,运用类似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方案并加用干扰素治疗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痘疱样淋巴瘤及儿童滤泡性淋巴瘤预后相对良好。儿童少见类型软组织肉瘤主要以原发于四肢的肿块起病,以达到肿瘤完整切除为目标的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与预后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暗物质问题是本世纪物理学最大谜题之一,各国科学家都在不遗余力的采用各种研究手段来探索暗物质的本性。其中,基于极深地下实验室的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有望在近几年揭开暗物质性质的神秘面貌,从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运行于意大利Gran Sasso国家地下实验室的DAMA/LIBRA实验发现其探测器极低能区的事例率呈现出年周期性变化特征,而且信号的各种实验特征与暗物质符合的很好。与此同时,同样运行于该实
Al基非晶合金具有极高的比强度、优异的耐蚀性以及良好的韧性,然而迄今为止仅有少数几个成分的Al基非晶合金能够直接制备出1 mm直径的棒状试样,如何提高Al基非晶的非晶形成能力是该类材料得以工程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必须弄清的问题。Al基非晶的晶化行为一方面反映材料在受热时的稳定性,同时也间接反映合金在凝固时的特点,据此可以分析合金在凝固时是什么样的晶态相在与非晶相竞争,进而阐明非晶形成的机制。本文以Al
目的肘关节僵硬作为肘关节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肘关节松解术是治疗肘关节僵硬、恢复肘关节活动最有效的方法;同时,术后进行正确的功能康复锻练,对于重建肘关节功能亦是必不可少。疼痛是影响术后康复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有效的控制疼痛,可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改善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本课题拟研究针灸在肘关节开放松解术后康复的效果,提出有效的术后康复方案,为肘关节松解术后的康
在再入飞行器的再入过程中,由于严重的气动热效应、柔性大以及低阻尼等特点,使得再入飞行器的颤振问题变得更加的突出。在传统的刚度设计准则中,设计者通过提高结构刚度(特别是扭转刚度)来回避气动弹性效应。而提高结构刚度的直接后果就是飞行器结构重量增加,飞行器总体性能的降低。从上世纪80年代起,气动弹性主动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大发展,该技术是充分利用气动弹性效应并借助于主动控制策略来减轻结构重量和优化飞行器性能
背景:肝内特殊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可打破全身性免疫耐受,自身免疫性肝病就是其中典型的病理情况。在调节肝内免疫微环境方面,一群新进发现的异质性免疫调节细胞-髓系抑制细胞(MDSCs)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第一部分CCN1促进髓系抑制细胞扩增并调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肝内免疫微环境目的:研究MDSCs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PBC患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然而,传统的药物治疗存在明显的副作用。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发现,结构重构是AF的重要特征,心房纤维化可改变心房组织的成分及功能,诱导AF。然而,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种信号通路均参与心房纤维化的进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房纤维化被认为是AF的潜在病因。同时,核受体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o),被认为可有效改善心房结构重构。然而
背景:心脏氯离子通道参与了细胞膜电位的形成以及细胞容量的调节。其中,氯离子通道ClC-3介导了细胞膜上“受容量调节的外向整流性氯离子电流”(ICl,vol)。该电流在生理状态下密度小,细胞容量增加可激活氯离子通道ClC-3,促进氯离子内流(氯离子带负电荷故电流为外向性)和水分子被排除出细胞。缺血缺氧和心肌肥厚是引起心肌细胞容量增加(即肿胀)的主要病理原因。研究发现,氯离子通道ClC-3在缺血缺氧和
发展畜禽种业是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只有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才能为畜禽种业自主创新提供坚实的种质基础,为牢牢掌握畜产品有效供给主动权作出应有贡献。本文介绍了民勤县畜禽种质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大畜禽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建立专门的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机构、加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资金投入、建立专门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科研队伍、认真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等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