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玻璃生产大国,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在玻璃生产中,白砒仍然是广泛采用的有效澄清剂之一。然而,白砒有剧毒,0.06克就能致人死命。另一方面,用白砒作澄清剂时,有一部分进入玻璃体内,以As2O3和As2O5的形式残存下来,在灯工加热时,易被还原焰还原成为游离砷,使玻璃变成黑色,严重影响玻璃的白度和外观质量。同时,白砒在高温下约1/3挥发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未挥发的白砒残留在玻璃制品中,当玻璃盛放液体药物,酒类,饮料等会造成砷的溶出,对使用者的身体安全造成威胁。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限制含砷玻璃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为了我国玻璃工业的生存与健康发展,从保护环境,保证人类身体健康以及出口创汇角度出发,采用无毒复合玻璃澄清剂代替白砒澄清剂生产玻璃产品,不仅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更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研究无毒的玻璃澄清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Na2O-CaO-SiO2系统的玻璃为基础玻璃成分,采用高温熔融法对玻璃进行熔制,制得玻璃材料。本论文主要针对稀土复合氧化铈澄清剂进行研究,选择在基础玻璃成分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铈、硝酸钠、硫酸盐和氟化物作澄清剂。借助于放大镜和偏光显微镜比较澄清剂的澄清效果,找出了较佳的澄清剂的种类及含量。研究表明,单一的稀土氧化铈不能达到最佳的澄清效果;在稀土氧化铈作澄清剂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硝酸钠可以促进玻璃的澄清;在氧化铈和硝酸钠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硫酸盐和萤石,可以得到澄清效果非常好的玻璃。通过与传统的澄清剂白砒的澄清效果比较,确定稀土氧化铈复合玻璃澄清剂的最佳含量为CeO2为0.04%,NaNO3为2.05%,Na2SO4为0.1% ,CaF2为1.67%。实验通过对玻璃澄清剂的澄清机理的探讨发现,稀土氧化铈复合玻璃澄清剂采用的是“逐级”澄清理论,在玻璃熔化时逐级分解,分解温度为1 2201 450℃,接力澄清,其澄清能力一直处于旺盛状态,效果比传统的澄清剂白砒好。通过对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发现,稀土氧化铈的引入,降低了紫外线的透过率,玻璃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实验进一步发现,在加入稀土氧化铈基础上加入适量的氧化钛可以使玻璃着成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