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强等挪用公款、诈骗罪适用缓刑案案例分析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缓刑制度广泛适用于罪行轻微的罪犯。它作为一种刑事法律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缓刑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刑事法律所采用的制度。缓刑作为公认的合理而富有成效的刑罚制度,在“刑罚轻缓化”趋势发展的今天,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上可以丰富、发展、完善缓刑理论,实践中可以指导缓刑的司法实务活动。我国的缓刑制度立法起步晚,经过发展,特别是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后,我国的缓刑制度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缓刑制度仍然相对滞后,司法适用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有必要基于刑罚社会化、个别化、人道化、经济性等精神,对我国现行的缓刑制度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完善缓刑,从立法和司法方面提出自己的初步设想。除去引言和结语,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胡永强等挪用公款、诈骗罪适用缓刑案”进行分析,阐述理论界存在的数罪并罚适用缓刑的肯定说、否定说和折中说,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而对否定说的可行性进行评析,归纳总结出我国现行缓刑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第二部分:通过运用历史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的方法从缓刑的历史沿革、价值、局限性等基本理论作为切入点,对我国现行的缓刑制度实体法和程序法合而为一的立法现状进行剖析,归纳总结出我国现行缓刑制度适用的条件、对象、程序,社区矫正,缓刑执行监督和撤销制度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第二部分中我国缓刑制度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借鉴外国有益的经验,对我国现行缓刑制度从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对象、适用程序,社区矫正,缓刑执行监督制度,撤销制度,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等几个方面,提出完善刑事立法和司法的建议。
其他文献
合同管理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法律和行政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合同关系,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形事追缴是一种非刑罚意义上的处置措施,对于打击犯罪,实现刑罚目的,保护国家、
由于金融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正规金融机构辐射面受限,加之超前消费、违法犯罪等行为的聚发,当前我国社会的高利借贷行为日益盛行。随之而来的是如何规制高利借贷行为,成为整个法
所谓中止犯与未遂犯竞合,是指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后,自动中止犯罪行为,并作出了足以阻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真挚努力,但犯罪结果的未发生并非因为行为人的阻果行为,而是由于意志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各时期内发挥了重大作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保障内容,形成了自身鲜
随着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数量的日益上升,如何对共同犯罪案件进行审查起诉,逐渐成为刑事诉讼领域的焦点问题。在该背景的影响下,分案起诉制度应运而生。分案起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