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当代非裔美国文艺评论家小亨利·路易·盖茨的喻指理论为指导,以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看不见的人》对西方文学传统以及黑人民间传统所进行的喻指,从而证明《看不见的人》是一个复写与改写的文本。本文通过运用喻指理论,着眼于展现埃里森小说中强烈的喻指意识,揭示其作品的“复写”与“改写”的互文性特征。从而,说明埃里森成为当代美国文坛非裔文学先锋的理由在于他对回归非裔美国文化传统的诉求和他同时显示的超越种族范畴的人文思考。埃里森的小说不仅反映了埃里森谙熟非裔美国文化传统,而且精通西方文学,埃里森向我们呈现了各种文化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创造性。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是国内外学者对埃里森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并且陈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章试图探索解读埃里森及其小说《看不见的人》的新途径。
第二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小亨利·路易·盖茨的喻指理论。喻指理论为分析非裔美国作家文艺创作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喻指的概念涵盖性极强,分为语言、意象和文本的喻指。非裔美国文学的语言意象喻指在语言方面具有“言此意彼”的委婉性和启示性等特点。意象方面主要指对文化喻指意象的使用。而文本的喻指作为尤为重要的喻指形式,是非裔作家对存在于传统中的同一主题的修订和更改,使传统的文学生发出新的生命力。喻指理论能够提供解剖非裔美国作家创作小说的心理动机及其外在表现的论据,从而为客观准确地分析埃里森的小说提供了理论基础。借助于盖茨的理论,本论文将埃里森的小说分解为语言、意象和文本喻指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三章和第四章论述语言和意象喻指在文本《看不见的人》中的体现,详细地分析埃里森如何借用喻指性传承非裔美国文化传统,感悟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第五章是小说的互文性解读,探讨文本的喻指。最后一章是论文结论。总结了小亨利·路易·盖茨的喻指理论为分析非裔生活现实中的意义,深受盖茨的喻指理论的影响,非裔美国作家文艺作品具有双声性。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可以将这部具有喻指特征的小说《看不见的人》阐释为一个复写与改写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