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OM的三层C/S模式技术及应用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软件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以前的MIS发采用两层C/S(客户/服务器)结构,这种结构在广泛的运用后逐渐暴露出其构架上的缺陷。其中最明显的问题表现在应用程序的延展性和系统维护方面。 多层结构是因网络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产物,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分离用户界面和企业逻辑,解决了两层结构的维护成本高、客户端臃肿等弊端,且改善了其可扩展性。组件技术的产生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使得传统的二层C/S模型发展到三层C/S模型。 另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息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处理、获取、发布、存储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这样导致了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据库应用系统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进化。 本文叙述了分布式多层应用体系的结构、特点和实现技术,详细介绍了三层结构的逻辑及功能划分,并对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论述了中间件在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开发中的作用;深入研究了COM/DCOM组件技术,对COM/DCOM的客户/服务器模型,DCOM开发三层C/S结构应用系统的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本文还分析了在Delphi中采用MIDAS技术(Multi-tierDistributedApplicationServicesSuite),运用COM/DCOM组件技术,Oracle数据库技术构建三层C/S体系结构的具体设计方法。文章最后利用一个实例论述了三层C/S体系结构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中中间层的设计过程和开发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实现了白银公司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文中还对三层C/S体系结构开发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如数据库访问技术、MIDAS程序的安全措施、系统的性能优化技术等等。 实践证明,采用基于DCOM技术、MIDAS技术进行系统开发,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效率。以中间件为基础,构建三层的数据处理结构,将会更快、更好的促进企业信息化。基于组件的三层结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
其他文献
人类在进行工程活动时对地质环境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对区域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是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以便合理规划,减少人为破坏地质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区域稳定性评价是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它是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的目标和成果转化。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数字地球”的重要技术支撑,在进行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过程中,将GIS技术引入其中,并有机结
准格尔煤田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在其多处煤矿中发现了锂-镓-稀土等多种稀有金属富集的现象。本次研究在总结前人提出的煤中稀有金属富集的富集理论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模拟实验
学位
在现代社会高速运转的背景下,采购事务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了;同时,为了避免单一采购带来的交货风险和谈判劣势,企业都基本上采用多供应商策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采购额度分配的问题。所谓采购额度分配,是指决策企业从各个供应商采购的数量,即决定在某一个时刻从特定供应商那儿采购多少数量(百分比)。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问题可以定量解决,人们一般倾向于使用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然而数学模型往往无法反映人们的判断和
本文以全区域覆盖自主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全区域覆盖移动机器人系统多传感器信息的融合问题,重点研究了障碍物信息获取、定位信息获取及边界
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就现有文献、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既有软土规范来看,应该是比较成熟的。就沉积相来说,软土有山涧洼地软土、溺谷软土及滨海软土,但不同地区软土工程地质
在我国攀西乃至西南地区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全断面穿越昔格达地层修建高速公路隧道实属罕见,而目前国内外对昔格达地层建造高速公路隧道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总结报道也不是
随着上海地区地下空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冻结法已成为上海软土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种常用施工方法,在2003年地铁四号线事故发生后,为了避免冻结法施工中可能产生有关的地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