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时长的应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8例患者,根据术中止血带的不同应用时长进行分组。单膝置换患者分为单长时组(A组22例),单短时组(B组16例)。对于双膝置换患者(20例)两侧止血带使用时长不同的另分为长时止血带肢组(C组20肢)与短时止血带肢组(D组20肢)。长时组(A、C组)止血带使用:开始切皮至骨水泥固化;短时组(B、D组)止血带使用:从安放假体开始,骨水泥固化后结束。A、B两组比较失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1周与1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C、D两组比较术后1天、4天、7天的疼痛、肿胀程度。采用Gross方程计算围手术期失血量,采用HSS膝关节评分表评估术后患肢功能,测术后髌上10cm处大腿周径与术前的差值比评估术后患肢肿胀情况。
结果:5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周~1.5个月,平均1个月。单膝置换的两组在总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1个月HSS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膝长时组(A组)与单膝短时组(B组)相比较,术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引流血量更多、围手术期显性失血量更少、隐性失血量更多、术后1周HSS膝关节评分更低、出院前并发症发生例数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膝置换的两组在术后1天、4天、7天疼痛、肿胀方面有明显差异,短时肢组(D组)优于长时肢组(C组),P<0.05。
结论:TKA术中缩减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仅不会造成更多实际总体血量的流失、手术时间的延长,还可减轻术后早期的疼痛肿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的恢复。
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8例患者,根据术中止血带的不同应用时长进行分组。单膝置换患者分为单长时组(A组22例),单短时组(B组16例)。对于双膝置换患者(20例)两侧止血带使用时长不同的另分为长时止血带肢组(C组20肢)与短时止血带肢组(D组20肢)。长时组(A、C组)止血带使用:开始切皮至骨水泥固化;短时组(B、D组)止血带使用:从安放假体开始,骨水泥固化后结束。A、B两组比较失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1周与1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C、D两组比较术后1天、4天、7天的疼痛、肿胀程度。采用Gross方程计算围手术期失血量,采用HSS膝关节评分表评估术后患肢功能,测术后髌上10cm处大腿周径与术前的差值比评估术后患肢肿胀情况。
结果:5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周~1.5个月,平均1个月。单膝置换的两组在总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1个月HSS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膝长时组(A组)与单膝短时组(B组)相比较,术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引流血量更多、围手术期显性失血量更少、隐性失血量更多、术后1周HSS膝关节评分更低、出院前并发症发生例数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膝置换的两组在术后1天、4天、7天疼痛、肿胀方面有明显差异,短时肢组(D组)优于长时肢组(C组),P<0.05。
结论:TKA术中缩减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仅不会造成更多实际总体血量的流失、手术时间的延长,还可减轻术后早期的疼痛肿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