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在中国大学生英语演讲中的运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52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分析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语篇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语篇分析研究理论,主要运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框架,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命题演讲和即席演讲作对比研究。   众所周知,中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词属于典型的国内公众演讲语篇,衔接理论又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能进一步研究演讲词的衔接特点,本文作者从指称、替代和省略、连接、词汇衔接等5种主要的衔接手段逐一分析研究。   本论文采用了语料库为基础的方法,分析衔接手段在演讲语篇中的应用,出于分析的目的,作者以2008年“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决赛演说词为语料,分别建立命题演讲和即席演讲语料库,作为储存在计算机内的真实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这些语料都是国内优秀大学生的演讲内容,代表着国内大学生英语演讲的最高水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语料库的研究以其先进的语料处理手段,真实的语言数据而比传统的研究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利用计算机从语料库提取和分析语言素材,避免了研究者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分析了韩礼德的衔接理论在大学生英语演讲词这种语篇中是怎样实现的。与此同时,作者还对两个语料库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命题演讲词和即席演讲词在衔接运用上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作者发现,基于以上五种衔接手段,除了替代,其余四种衔接手段在命题演讲词中得到更好的运用。也就是说,在衔接的运用上,即席演讲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因此,基于语料库研究衔接在大学生英语演讲中的运用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演讲语篇,并且能够运用到英语学习和教学实践中。
其他文献
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来说,美国总统是一个通过修辞策略的运用而构筑起来的符号,而这一符号本身在不同修辞语境内的利用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所涉话语的效果,极大地影响了受众的认
学位
莎士比亚(1564-1616),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被公认为英语史上最为卓越的作家和世界杰出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所著历史剧,一般分为两个四部曲,其中第二个四部曲,始于理查二世的昏庸和
为了解决仿人机器人抗扰动站立平衡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三连杆动力学模型作为仿人机器人的简化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机器人腿部、身体和手臂的连杆分布质量,相比于传统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