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载路径下RC墩柱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C墩柱作为桥梁或建筑结构等主要的承重及抗侧力构件,其抗震性能因拟静力试验循环加载历史不同而差异化。由于地震作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以及试验条件等限制,拟静力加载制度(如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等)对墩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还不够充分,合理反映真实地震作用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路径)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重点考察不同加载路径对墩柱构件受力机理和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9个RC方柱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单调加载和变幅循环加载(每级幅值循环3次、10次)下,不同轴压比和加载循环次数对墩柱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轴压比增大,墩柱峰值荷载增大,而位移延性系数减小。变幅循环荷载作用下,RC墩柱峰值荷载后的抗震性能随荷载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2)对6根不同加载路径(位移幅值增量不同、同级位移下循环次数不同的变幅递增加载及位移幅值逐级递减加载)的墩柱开展拟静力试验,研究拟静力加载路径对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屈服后位移幅值增量增大,墩柱位移延性系数增大,耗能能力降低。与屈服后小位移幅值多次循环相比,较大位移幅值多次循环加载下墩柱变形及耗能能力显著降低。位移幅值递减加载由于大位移幅值作用会引起墩柱首周反向加载时峰值荷载明显减小,墩柱耗能能力也明显降低。(3)基于纤维模型理论考虑粘结-滑移作用,建立反映循环退化效应的墩柱构件宏单元整体受力-变形分析模型。基于所建模型对本文试验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荷载-位移曲线、承载力以及加载后期的强度退化等)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模型可以反映不同加载路径对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适用于考虑循环退化效应的复杂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墩柱构件非线性分析。(4)基于(3)中所提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增量对水平双向加载路径下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单向荷载作用相比,墩柱在双向荷载作用下水平承载力大幅下降,变形能力和耗能明显降低;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增量对双向荷载作用下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数字、高频电路正向高速、低耗、小体积、高抗干扰性方向发展,这样就给PCB(印制电路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采用直流电沉积方法,对高速高频
轴流泵是叶片泵的一种,其比转速较高,尤其适用于输送介质流量大的场合,因此在泵站、防洪等重要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小型轴流泵的体积较小,加工制造和安装调试都比较方便;但
建行宁夏分行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是交通银行宁夏办事处,成立初期主要负责集中办理基本建设投资的拨款和对建筑企业的短期放款,并对资金的使用和使用效果实施财政监督。伴随
教学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是不断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学习互动。在新课程改革的三大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转变学生
循环喷油量决定柴油机的缸内燃烧,从而影响整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目前柴油机还无法闭环计量进入气缸的循环喷油量;在假设喷油器流通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循环喷油量由轨压和加电时间决定。而柴油机可能因为积碳和喷孔磨损等导致喷嘴流通能力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开展喷油器循环喷油量在线诊断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以燃油燃烧形成的缸压、瞬态转速或者氧浓度变化等反应来识别进入气缸的循环喷油量,由于这些方法都需要通过燃烧
银行卡作为个人类业务的主要介质,多年来都是银行追逐的热点。银行卡的附加价值,正是商业银行所要争夺的最终目的,即中间业务收入。为了争取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抢占银行卡市
富水的地质环境中巷道如何进行掘进和施工,以及对于巷道围岩的变形控制是矿井建设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围岩受到水患影响时,围岩在巷道开挖、采动及支护等扰动影响下,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提升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因素,作为在我国分布面积广泛的黄土,成为岩土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领域。黄土是一种特殊的土,由于其复杂的内部结构及特殊的物质组成导致黄土的力学特性复杂,尤其是黄土的流变特性对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影响较大。本文以吕梁地区Q_3黄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该地区Q_3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流变特性,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对吕梁地区Q_3黄土做
目前的钢筋混凝土深梁配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经验设计方法和弹性应力设计方法。但是它们在应用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经验设计方法设计的深梁虽然绝对承载力高,但该方法力学支撑较为匮乏,且对于开孔深梁的设计不够有针对性;而弹性应力设计方法更不成熟,即使是其中得到过较多应用和关注的拉压杆模型方法,模型的构建与计算、配筋图的绘制以及构件实际破坏形态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参照应力分布,再基于拓扑算法开展深梁的优
板料渐进成形工艺作为一种新型柔性加工技术,具有无需专用模具、逐点成形、可充分发挥材料塑性的特点。凹锥形件是一类常见的钣金零件,其传统成形方法需要使用多副模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