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行人/汽车碰撞事故车速反求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剧增和公路通车总里程的不断攀升,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出行安全的最严重公害之一,其中行人/汽车碰撞事故是交通事故中最为严重的一类事故。通过手工测量方法对人车碰撞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容易产生误差与数据遗漏,而运用激光扫描技术勘查事故现场,不仅数据获取时间短,而且点云数据精确。文中为了提高车速反求的精确性和效率,考虑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车速反求研究。  在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时,首先介绍所用激光扫描仪Riegl VZ-400工作原理,及扫描事故现场时的操作程序。对于获取的汽车点云数据,由于含有噪声点且点云数量过多,文中采用K-D树搜索算法与邻域平均距离滤波相结合方法进行噪声点的去除,对冗余点采用依据曲率变化的曲面法向量法完成冗余点去除,最后通过对某一扫描所得汽车点云预处理,验证了该方法可行性。为了从汽车点云中得到所需的车身尺寸,文中结合车身曲面特点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出车身尺寸,并通过与手工测量数据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行人/汽车碰撞事故再现的首要任务就是反求碰撞车速,而很多事故中人车碰撞位置很难确定即行人抛距难以准确得到,这给利用抛距模型反求碰撞车速带来困难。由于事故中人车停止位置可以准确得到,所以文中在分析行人/汽车碰撞事故中碰撞车型和行人抛射轨迹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向前抛射轨迹间距模型和卷绕抛射轨迹间距模型,并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分析了模型中各参数取值范围。  为了对模型中各参数进行辨识,利用从汽车点云中获取的车身尺寸建立PC-Crash仿真车型,进行不同碰撞环境和碰撞车速的人车碰撞仿真,结合仿真数据对间距模型中各参数辨识。为了验证间距模型的可行性,对两个人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碰撞车速反求,由于案例中车型与仿真所用车型相同或相似,且所得结果与文献中再现结果误差在合理范围内,故验证了间距模型的可行性。因此,文中所研究的汽车点云预处理算法对事故现场数据获取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所研究的车速反求方法对我国的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研究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中国铁路改革头号种子"的广深铁路,在客运量有所增长,货运量出现滑坡的情况下,它的一些质量指标如中时、停时等却在加大,并且经常发生货物列车司机超劳等现象,说明
对基于花岗岩碎石的高性能混凝土(HPC)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拓宽HPC用碎石种类,缓解目前工程建设用碎石资源匮乏的现状。采用花岗岩制备HPC过程中,配合比设计是承上启下的关
1月14日,集团公司在京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动员广大干部员工立足长远抓当前、善谋全局抓落实,激活力、增动力、提效力,稳中
期刊
该文对扩频通信系统中采用自适应跳频地址编码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及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多用户通信系统误码性能的方法,即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的自适应跳频的扩频通信
长期以来,中国铁路一直沿用大负荷的客货混线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充分运用铁路固定设备能力,实现高负荷的铁路运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放弃了对铁路运输工
该文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及灰色系统的有关理论,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探讨了高速铁路行车安全问题.论文从铁路行车安全系统构成的四个最基本要素人、机、环境、管理着手,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