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从那时候起我国股票市场飞速发展,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从中国股票市场成立之初到今天一直留存许多的问题,市场操纵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市场操纵定义为操纵者利用他们掌握的资金、信息和交易等方面的优势,造成股票交易虚假繁荣的现象,混淆和诱导不知情投资者在对股票真实情况不了解情况下参与市场交易,扰乱股票正常市场价格,最终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自身风险的行为。市场操纵行为扭曲了股票价格,影响了股票对实际价值的反应,严重制约股市发挥竞争市场基本功能。现阶段市场操纵现象非常普遍且危害十分严重,世界各国一直高度重视市场操纵问题,监管者一直不断完善股票市场监管体制,努力提高对市场操纵的监管力度。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市场操纵问题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十分严重,我国学者对市场操纵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滞后,股票市场监管体制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市场操纵监管的客观需要。本文总共分五个部分对市场操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第一个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市场操纵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简单的叙述了国内市场操纵的现状;第二个部分总结了关于市场操纵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市场操纵的概念,市场操纵存在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存在市场操纵现象的原因;第三部分对2000年至2015年十五年间证监会公布的我国股票市场上发生的10起市场操纵案件进行了案例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0起操纵事件操纵的主体,以及操纵过程中股票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如波动率和换手率,为建立监测模型做好准备;第四部分详细说明了建模的步骤,本文要建立CAPM模型和GARCH模型相结合的双重模型来监测市场操纵行为,本文将结合之后的模型称之为GARCH-β模型;第五部分用GARCH-β模型对6起操纵事件和12起非操纵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一部分根据上一部分的结论对政府和监管部门提出政策性的建议。本文的创新在于将CAPM模型和GARCH模型相结合,结合之后的模型称之为GARCH-β模型,样本数据必须经过GARCH-β模型的双重认定才可以判定它是否被操纵,提高了CAPM模型和GARCH模型判断的准确率并且缩短了GARCH模型的时效性。在GARCH-β中CAPM模型对样本(6个操纵,12个非操纵)通过β系数是否异样来判断是否被操纵进行初步的筛选,筛选出来的样本再经过GARCH模型的检测,最终确定样本数据是否被操纵。一个股票的β系数波动对操纵事件十分敏感,操纵者在进入市场后β系数就会迅速产生波动,利用β系数进行检测提高了认定市场操纵行为认定速度,监管部门相应的反应速度也更加敏捷;筛选出来的样本再经过GARCH模型的进一步检测和判断,认定的准确率也会大大提高。很多学者利用GARCH模型做的都是事后验证,存在滞后性,综上β对操纵事件非常敏感,可以说利用CAPM模型是对股票进行一个实时监测,它与GARCH模型相结合可以缩短GARCH模型的滞后性。本文还减少了一半窗口期重新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发现准确度稍微有所下降,但是事件效率提高了一倍,即增强了模型时效性。GARCH-β模型不但大大提高了判定的准确率,而且因为β系数对操纵行为的敏感性,发现操纵行为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增强了模型时效性,有助于政府和监管部门对市场操纵行为作出准确而迅速判断,从而采取有效的反操纵措施,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利益,维护股票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