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论”的思考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文化批判问题是霍克海默与洛文塔尔的通信中第一次提出的,后来用“文化工业”一词取代了“大众文化”。按照阿道尔诺的解释:他们之所以用“文化工业”这一表达来置换“大众文化”,是为了从一开始就排斥那种从群众身中自发产生的文化--通俗艺术的一种当代形式。“文化工业论”在今天的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正确把握它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部分主要就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论”的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作了一些简单的阐述。第二部分对它基本内涵和观点态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曾对大众文化进行过深入批判,其中的“文化工业论”是他们的文化批判理论的核心。它主要是从大众文化的危害性方面进行重点剖析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提供了一种有典型意义的大众文化批判模式。把文化工业所操纵的文化活动的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单面性、操纵性、强制性看作是当代工业社会文化艺术的根本性特征。第三部分,对“文化工业论”的简评。从理论和实践的得与失作了简单初步的分析。也深入探讨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论”对现代大众文化和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与启示。虽然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的内容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形式、载体上还是受到它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且还从中领悟和发展出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充分认识大众文化的这种发展新趋势,对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解读了三个文本: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一卷、第六、七卷、海德格尔的《论真理的本质》。《理想国》第一卷重点围绕正义的定义问题展开探讨,《理想国》第六、七卷主要探讨至
为更加精确地建立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NO_x排放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量子位Bloch坐标球面生成编码的自适应量子灰狼算法(AQGWO)来优化快速学习网(FLN)的模型。
法律离不开逻辑。在我国,关于“法律逻辑”的研究为时并不久远,就连“法律逻辑”这一名称的出现,也只不过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事。法律逻辑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法律推理
在当今学界享有盛誉的斯洛文尼亚学者斯拉沃热·齐泽克以对拉康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基础,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出发对当代意识形态问题做出了新的思考和阐述。他将当代意识形态定义为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真理观开创了对于真理观念的新的理解。对于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真理观,人们往往关注于其生存论基础,关于其特定的精神科学真理论样式。鲜有从二十世纪西方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