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场测温实验改进的电熔镁余热回收利用新工艺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b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熔镁砂生产国和供应国,但是长期以来国内电熔镁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同时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开拓菱镁矿熔炼过程节能降耗新方法,开展镁熔坨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将促进镁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镁熔坨破碎与测温现场实验结果为依据,修整完善了原先设计的电熔镁余热回收工艺中的高温破碎环节,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电熔镁余热回收与利用工艺。通过对电熔镁砂生产新工艺系统中的能量进行循环计算,获得了关键的余热回收工艺参数,镁熔坨中电熔镁砂含有的热量为1214kWh/t,余热回收室所需空气总流量为6809.84Nm3/h,回收热风可将物料预热至200-400℃的温度范围内。将菱镁矿物料预热至370℃时,可使电弧炉达到14.06%的节能目标。按每吨电熔镁砂产品节电330kWh计,每年可节电16.5亿kWh,节电价值达13.2亿元。对新工艺中的关键设备进行了初步设计,对布置翅片后的余热回收室,提出了多排圆形冲击射流式吹风冷却的方法,并采用持续通风及间歇式通风相结合的布风制度。以现场测温数据为基础,应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和Tecplot后处理软件对镁熔坨在余热回收室中的热量回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速度场的模拟结果表明,以冲击射流方式进行强制换热明显增大了近壁面处风速,强化了镁熔坨及翅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效果,提高出口风温。温度场的变化情况表明,布置翅片后的余热回收室不仅增大了对流传热面积,缩短了MgO的凝固结晶时间,优化了产品的结晶质量,使出风口温度最高值达到453℃,为新工艺中在回收室内添加翅片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在凝固结晶过程基本结束后,持续强制通风使出风口温度逐渐下降,很难维持在453℃,这一模拟结果也将对余热回收室中持续通风及间歇式通风相结合的布风制度的设计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不良孕产史包括自然流产、死胎、早产儿及新生儿死亡、死产、孕产畸形儿等病史,导致不良孕产史的因素很多,而染色体异常是重要遗传因素之一,染色体异常主要分为结构异常和数目异
近些年,国家积极倡导青少年开展阅读活动,希望青少年在信息化的今天能够提高阅读技巧进而提高阅读量。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会使青少年受益终生,并给他们提供更多元信息化的学习氛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故事性丰富,一直以来备受外国留学生的关注。但由于成语自身在结构、语法、意义上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导致留学生成语习得偏
世界二氧化硫污染及其危害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流化床烟气脱硫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脱硫方式,在脱硫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计算流体力学发展起来之前,主要是以实验研究为主,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对乳腺癌中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中晚期患者56例,均行乳癌根治术,其中行乳癌改良根治术19例。术后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
基于1 bin/周期吞吐率CABAC硬件编码器结构,采取旁路编码bin(BB)编码加速设计可进一步提升CABAC编码性能。通过功能合理划分的ARR、ARL两级流水线结构,并有效控制电路关键路径
<正>地理教学媒体是地理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化设计有利于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归纳、研究,可发现地理教学媒体设计中存
黑斑病是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种植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病原菌人参链格孢(Altemaria panax Whetzel)寄主范围广泛且生存能力强,黑斑病发
权益转让书伪造签名被拒赔$$甲公司承建某工程,甲公司就该工程建筑 施工人员向乙保险公司投保施工人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以下简称"团意险"),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意外身故的保险
报纸
舞蹈心理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技术正在世界各国逐渐兴起,舞蹈心理治疗家们认为,在所有生命体内部都存在着能量的自然流动。通过舞蹈这种运动形式,可将潜伏在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