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沛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策划活动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28399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是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核心,而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践活动所运用的社会策划、教育策划的方法又是普及过程的重中之重,研究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践活动的策划及其运行,在理论上有利于全面了解雷沛鸿这个不容忽视的历史人物;在实践上又可以为我国现行的普及基础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对雷沛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策划活动的研究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国民基础教育策划的背景及产生原因,国际国内严峻的历史环境和原有社会结构维系的要求为国民基础教育策划的可能性;雷沛鸿的学术生涯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及当时社会赋予他教育厅厅长的社会地位是国民基础教育策划的现实性条件。分析产生的背景及成因主要是为国民基础教育策划提供了背景性的梳理。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策划的具体运作,具体运作根据运作的过程主要分为:社会策划、教育策划的理论基础;社会策划、教育策划的指导方法;社会策划为教育策划准备的先决条件;教育策划的实施过程及内容;国民基础教育策划的实施结果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之间的有序性和内在统一性,使国民基础教育策划和同时期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的教育策划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在分析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分析了国民基础教育的不足之处,旨在全面、客观地看待这项实践活动。在论述的过程中,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主要运用生态学理论中的动态平衡原理、整体关联性原理对国民基础教育策划的运作进行了理论阐释。第三部分:在论述国民基础教育策划实施的过程及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策划的意义。从整体上来说,国民基础教育策划满足了受教育者的需要;加快了广西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教育大众化理想的实现,这三个方面是国民基础教育策划产生的优势;同时国民基础教育策划的“官本位”倾向限制了教育的本体发展,这是优势中的一个不足之处。第四部分:在分析历史的基础上,指出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社会策划、教育策划的启示。认为国民基础教育策划为我国普及基础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为现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实验提供了实际范例,同时,国民基础教育策划应尽量避免受到“官本位”社会结构的制约。这些启示可以为我国普及基础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方法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品质的提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城市发展的标志和保证;服务已经成为行业竞争的主要内容,服务和服务文化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在这伟大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对个体人格、态度和价值观的研究将个体的行为动机分为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le)动机、亲和性动机和成就性动机,从第一种动机的角度我们将行为分成两类:社
由于涉及儿章的案件数量大量增加,近20年来儿章目击证人成为西方法律心理学界新的研究热点。为了满足更准确提取儿章目击证人证词,维护司法公正的司法需求,西方法律心理学家们对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得许多传统学科都通过互联网步入信息化、网络化,并获得了巨大发展。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导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