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WF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通信和电脑技术的进步使得能够开发出低成本、低耗电、多功能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体积很小而且具备感知、计算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能力,而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许多的传感器构成,这些传感器节点通常密集地部署在所要监控环境的周围,周期性地采样数据并和其它传感器节点进行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启了一个新的机会来让我们能够观察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真实世界。与传统的网络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且难于补充,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首先关注的就是每个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为了延长网络寿命,已经有许多致力于传感器节能方面的研究工作。而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分布式系统,在设计能量有效的数据采集协议时,数据本身的特性也是应该考虑的。论文提出了从数据一致性和数据动态性方面来研究能量有效的数据采集问题,给出了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一致性和数据动态性的定义,并在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一致性和数据动态性的定义,分别对现有的自适应采样方法和自适应通信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自适应采样与通信(AdaptiveSampling and Communication,ASC)的数据采集协议,解决了采样频率的动态变化与数据一致性之间的矛盾。与现有的自适应采样方法不同,该协议能够根据实际现象中的数据动态性来调整数据采集频率,并当数据一致性得到满足时不进行数据发送。另外,为了防止预测模型对单个异常数据过于敏感,在新协议中引入了模型质量标准,通过对模型质量的评估来决定是否有必要对预测模型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了由于不必要的模型参数更新所带来的能量消耗。最后在TOSSIM仿真环境中对所提出的新协议进行测评。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发现该方法确实能够在保证数据真实度和精确度的同时有效减少数据通信量。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步超越了单纯的网络模型范畴,而成为一种新的规范的基础应用环境。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资源的不断积累,海量数据的共享等使得网络不同数据源的
太阳活动对地磁场产生干扰,在地球表面产生电势,进而在电网中形成频率低至0.001~0.1Hz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 induced current, GIC)。由于GIC的准直流特性,会造成变压器的直流偏磁,并产生大量谐波、引起无功变化和振动加剧、噪声增大等次生灾害。更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变压器、并联电抗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等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电网失稳。因此,可以把GIC看作电网磁暴灾害
粗糙集理论是一门新兴的不确定性的处理理论和工具。它特别合适不完整、不确定知识和数据的表达、学习、归纳。国内外智能数据处理领域对其理论和应用有着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在提供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不良和非法信息的传播,内网中机密信息的泄露,垃圾
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威胁。近年来网络欺诈事件频频发生,而网络钓鱼攻击是网络欺诈的典型代表。国际反钓鱼工作小组(APWG)指出网络钓鱼(Phishin
敦煌壁画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动物、服饰、建筑等对象是敦煌学研究、敦煌相关艺术创作及数字化展示的重要题材,因此提取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市场和客户的挑战。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只有做到及时吸收先进的管理理论,快速地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
对象存储技术采用对象接口,给QoS支持带来了新的机遇,对象属性的可扩展性使得客户端能很好地表达QoS需求,对象存储设备也可以很好地接受和理解QoS需求。实时流是对象存储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CAD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是,CAD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二维的,在三维方面,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或者目前尚
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政府管理性职能向服务性职能的转变,是当前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的最重要条件。随着我国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加快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