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协调:大学传说视域中的探索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m76181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大学校园中永恒的话题,它是每个大学人人生经历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大学校园是理想与现实相互碰撞表现最激烈的场所。它不同于其它的社会机构,其最鲜明的特征是它的内部弥漫着浓重的理想主义气息,而大学人则是理想主义的载体与传播者。大学人的理想不是个人的主观设定,“心之所之”,它是大学人在洞察社会民情、关注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理想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没有无现实的理想,也没有无理想的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困扰着每一个大学人,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影响着大学人各自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八十年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殊时代。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八十年代的大学人构成社会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被奉为“天之骄子”、“社会精英”、“国家的栋梁”,时代赋予他们特殊的使命。封闭的社会大门敞开之后,他们接触到各种新鲜事物和五花八门的文化思潮,价值观、人生观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理想也由原来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单一型转向多元化。不同的大学人有不同的理想,同一类型的大学人有着不同的理想,理想的层次也是参差不齐,有高层次的理想,也有低层次的理想。本文以发生在八十年代的大学传说文本为研究对象,透过文本的分析可以了解八十年代大学人的理想向度。八十年代的大学人受到七十年代革命意识形态的熏陶,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面对中国的百废待兴的现实状况,振兴中华,为人民谋福利是八十代大学人共同的社会理想,同时由于社会秩序的重建,思想的开放,八十年代的大学人更多地关注个人未来的发展状况,即建立个人的人生理想。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八十代大学人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模式及采用不同的模式所带来的不同的生命体验,借鉴其中的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引导大学人如何步入幸福之境,达到理想与现实的和谐,体验到生命的幸福。
其他文献
师范院校是专门为培养中小学教师而设立的学校,他们专门负责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教师,中小学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来源于师范院校。每年师范院校都有一定的培养指标,为社会输送一定
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积极的社团活动对人才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社团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社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崛起的新形势下,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正>嵌甲多由于不适当修甲及鞋的压迫,造成趾甲板或甲的碎片进入两侧甲周,引起疼痛、炎症及继发感染。传统治疗嵌甲的手术方法是通过切除趾甲边缘部分,连同部分甲沟组织,并将
会议
你如果是个忙忙碌碌的北京上班族,最近在地铁站偶然分神旁顾的时刻,一定会发现以往那些美女帅哥的灯箱广告已经被诸多奇幻瑰丽的动漫神兽取代了。这些神兽模样时尚,但一个个
针对计算机类学生入门级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文章提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分模块 教学的方法,注重“计算思维”疏导,按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模块依次进行教学.辅以简单
从古至今,人们用很多美好的词语来描绘大学,大学通常被看成经济的发动机、文化传统的保护者与传播者、知识的源泉,甚至是一个国家声望的象征。然而大学究竟是怎样的组织,它的
改革开放后,民办高校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趋势,充分发挥其面向市场、机制灵活等优势,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办学力量。随
21世纪,高等教育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乃至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正确引导教师们的
文章结合玻利维亚圣波尔哈-圣伊格纳西奥徳墨索司公路项目环境保护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学习当地法律法规和了解文化习俗,逐步探索和总结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