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体育语言的词汇特色——以体育报道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bt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以来,体育运动发展迅猛,它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与此相应地,体育领域中所使用到的语言,即“体育语言”也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迅速发展变化。 在德国,语言学家很早就开展了对体育语言的研究,甚至早于专业语言的研究。五十年代后,语言学家们开始了对体育语言更为科学的研究,当然这种研究是全面化的。而本文仅着眼于词汇这个角度,以分析体育书面报道为切入口,研究德语体育语言的词汇特色。 文中首先讨论了体育语言在德语标准语中的定位。对于这个问题,语言学家们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赞成将其归入专业语言,也有人认为它是特定社会阶层语言。笔者倾向于将体育语言归入特定社会阶层语的范畴,因为它是在一定的职业、专业和人群范围内被使用的,但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专业语言的特点。 文中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体育语言的分类。根据词汇的特点,体育语言可被细分为体育专业语、体育行话及体育标准语。体育专业语普遍用于比赛国际法则、训练指导和体育组织章程中。体育行话是专业从事体育事业的人群之间,或者体育迷们互相交流时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体育标准语也被称为体育报道语,不同的体育报道使用的词汇也有所区别。 最后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体育语言的造词特色。笔者根据德语造词的理论,从构词法、词义和发音三个角度分析德语体育创造新词的法则。构词法手段包括引用外来词、复合、派生、词类转换和缩写;属于词义转换手段有借代、比喻、抽象等;发音造词在体育语言中运用较少。 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建立一个体育词汇语料库:收集一定数量的与体育相关的书面材料,摘取其中典型的体育词汇,最后将其整理归类。
其他文献
约翰·福尔斯被公认为一名成功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名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直是评论界围绕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对象,互文性便是其中一种理论。前人研究小说互文性多是
传统语言教学法在中国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已盛行多年。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老师和书本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解释语言的用法来支配课堂,而学习者的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当今文学界杰出的小说家。在其作品中,莫里森以其女性的独特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歌般的语言,描写了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
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语言研究者和英语教师从不同侧面对此展开了调查和研究。而近年来,心理语言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阅读的过程有了新的理解:阅读过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