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参加福建省第13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游泳六个项目的769名运动员对兴奋剂的态度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反兴奋剂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信息,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创建健康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运动员对兴奋剂一般知识的认知水平较差,对兴奋剂的内涵、药物辨别能力、药物性质和作用认识不够全面。2.大学生运动员对使用兴奋剂的认识大多停留在道德层次,较少上升到法律层次;只认识到使用兴奋剂的表面危害,对于潜在的危害认识不足,不够全面、深刻。3.对自己使用兴奋剂的行为比较宽容,反对自己的亲人使用兴奋剂,对他人使用兴奋剂持无所谓的态度;在不涉及具体个人时,即反对使用兴奋剂,又支持查禁兴奋剂。4.倒卖兴奋剂的态度与使用兴奋剂的态度达到了中度相关。5.不同性别、项目、年级、学院类型的大学生运动员之间对兴奋剂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特招生尤为突出。6.大学生运动员对获得兴奋剂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电视;获得兴奋剂的主要渠道有黑市、药房、网络、酒吧;可引发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原因是获胜的欲望、利益的诱惑和满足虚荣心;只有少数人将使用兴奋剂的责任归为运动员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