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板式组合网架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响应分析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1372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合网架是一种由钢和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空间结构.它把网架上弦用钢筋混凝土平板(或带肋板)代替,下弦杆和腹杆仍然用钢材.这种空间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受拉性能好和混凝土宜于受压的各自优点,又使结构承重和围护功能合二为一,是一种优良的结构形式.这种空间结构形式自80年代应用开始,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种空间结构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其设计计算复杂且施工难度大.首先其混凝土板由平板、肋梁和交叉梁组成,故混凝土平板为三角形板,预制构件时模板很难制作;其次将混凝土板和钢结构组合时,由于施工误差,板与板之间预留缝要么过大,要么过小,使混凝土上弦板和钢结构节点的焊接困难,焊缝质量难以保证;再者,灌缝后,肋梁混凝土与灌缝细石混凝土粘接并不理想,实际上肋梁之间并不能连成整体,使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存在偏差;另外在作屋盖时易渗水而影响使用.杆板式组合网架直接将上弦现浇为一块整板,可作为楼盖或屋盖,承重及围护效果要明显好于普通组合网架,设计及施工也简单很多.自2000年起,这种结构形式在几个工程中实际应用后,业主反映效果很好.该文主要研究了杆板式组合网架结构的动力特性.介绍了杆板式组合网架这类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型钢、杆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动力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多种杆板式组合网架的整体结构及其主要构件进行了有限元动力特性分析,通过计算,理清了其自振特性的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在ANSYS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抗震规范,利用其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进行编程,对其在一般场地条件下的多个实际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杆板式组合网架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此外,该文还将杆板式组合网架自振频率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组合网架设计中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估了近似算法的可靠性,分析了近似算法的误差原因及实际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为改善杆板式组合网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合理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现代隔震技术发展迅速,双滑动面摩擦摆(DFPS)隔震系统是其中一种有效的隔震技术。自从Zayas在1985年提出FPS的概念和初步模型后,很多国内外专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并广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而在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发展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则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显然
结构损伤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结构损伤会引起结构内部的几何、物理性质偏离设计状态从而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同时也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通过模态分析方法能
该文采用试验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采用体外预应力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与粘钢法加固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结论,并对体外预应力法加
弹性薄板广泛应用于工程各领域,因此研究弹性薄板动力分析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在现有的各种解法中除差分法、能量法、有限元法、集中质量法等近似方法外,各种理
历史上,在大的、复杂的工程建设中,当由于地下水和不稳定土层出现而造成险情时,人工地层冻结(Artifical Ground Freezing)技术曾经是唯一的解决策略.人工地层冻结技术被用于
虚拟现实(VR)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图形的实时生成是虚拟现实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文主要研究多细节层次模型的自动生成算法,以及应用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本论文以江苏省无锡市的金匮桥加固为工程背景,结合桥况检查、静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认为该桥发生严重病害,承载能力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拱脚发生了高达L/847的水平变位
在未来几十年中,我国经济仍将以一定的速度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未来社会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多的高品质建筑产品。逐步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9878013)的新型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住宅)体系,是指为满足现代住宅功能要求而将梁柱、板柱及剪力墙组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本文在课题组研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