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发光碳点的复合制备及应用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ll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点(Carbon dots)作为一种具有荧光性质的纳米材料,具有合成原料来源广泛、成本比较低、光学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低毒性等众多优点,因此,应用在LED光电器件、金属离子检测、光学传感器、细胞标记等多个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碳点仍旧面临多种问题:1.大多数高荧光量子效率的CDs发光多为短波长蓝、绿色,而发光如黄光、红光波段等位于长波长区域的高荧光量子效率的碳点比较少。2.固态碳点由于团聚导致荧光猝灭,这严重地限制了CDs作为荧光材料在LED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因此本论文基于碳点的发展现状,通过元素掺杂改变碳点的能级和带隙,通过调控溶剂等其他条件来制备多色发光碳点,并使用基质包覆等方法合成固态碳点。制备的碳点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最终实现了其在离子检测、发光薄膜、指纹识别和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以柠檬酸(CA)为碳源,茶碱(TH)为N掺杂剂,1-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1P)为S掺杂剂,一锅法合成硫、氮元素共掺杂的CDs。通过控制表面功能团合成具有多色荧光的CDs。在不同溶剂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摩尔比,得到的CDs的最佳发射光由蓝色逐渐转变黄色。根据这些CDs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和FT-IR等表征,证明碳核表面的S和N元素参与的不同表面状态决定了CDs的荧光。在应用方面,蓝色CDs(B-CDs-1)对Ag+和Fe3+离子检测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这进一步说明由于这些离子与CDs的不同表面基团有亲和力作用,使得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猝灭机制。此外,将蓝色和黄色CDs溶液与PVP水溶液混合,制备白光CDs/PVP薄膜,其荧光稳定,CIE坐标为(0.32,0.33),使这些CDs在固态照明领域成为潜在的荧光纳米材料。为了得到长波长的碳点,以柠檬酸(CA)为碳源,硫脲(TU)为氮硫掺杂剂,分别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盐酸(HCl)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氢氧化钠(Na OH)的混合溶液中,通过改变不同的反应条件制备了蓝、绿、红三种颜色的碳点,但由于固态碳点的团聚问题,容易发生荧光猝灭,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材料来抑制固态碳点的猝灭问题。(2)以柠檬酸(CA)、硫脲(TU)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前驱体,在溶剂辅助下,采用一锅式溶剂热法合成S,N共掺杂和APTES耦联的固态碳纳米点复合材料(S,N-CNDs/silica)。在交联耦合反应中,通过调节掺杂剂(TU)的含量和水与乙醇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使CNDs和CNDs/silica复合材料的表面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复合材料的PL发射从蓝色转变为黄绿色,蓝色、绿色和黄绿色对应的荧光量子率(FLQYs)分别为10%、51%和9%。显然,绿色发光的CNDs/silica复合材料(G-CNDs/silica)具有最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应用于检测潜在指纹和制造LED器件。结果表明,G-CNDs/silica粉末的成像能识别出丰富的潜在指纹细节特征,以G-CNDs/silica为绿色荧光粉的WLED器件在CIE=(0.34,0.33)时显色指数(CRI)达到94.2。
其他文献
储能和动力电池在当前能源使用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一环,目前广泛使用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280Wh/kg)已接近其极限(350 Wh/kg),迫切需要发展能量密度更高的二次电池。由于硫具有高的比容量(1675m Ah/g)且廉价易得,以硫为正极活性材料与金属锂负极构成的锂硫电池,其理论能量密度达2600 Wh/kg,成为替代锂离子电池的下一代二次电池的重要候选者之一。然而,锂硫电池在实现实际应用
热轧带钢表面不可避免生成氧化皮,在冷轧前传统去除氧化皮工艺(又称除鳞)主要依赖于酸洗,随着酸洗工艺因污染环境等缺点逐渐被环保的无酸除鳞工艺取代,为了给无酸除鳞工艺提供准确的工艺参数,对于氧化皮断裂性质的认识就极为重要。而氧化皮微结构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动态演变过程是该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主要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和分析拉伸状态下单晶和多晶FeO/Fe界面在纳观尺度下的损伤与破坏过程中的微力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将会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中。现场实践表明,不同的开采参数对工作面顶板下沉量、最大支承压力、顶板破坏高度都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顶板压力变化,顶板支护问题突出。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探明不同开采参数对顶板岩层移动规律的影响,以完善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并用于指导煤矿开采实践,从而保证矿井生产安全、高效的进行。以沙坪煤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工业的发展,机械制造业正在由国外引进高端技术向自主研发核心迈进,在航空航天、医疗诊治、生活家电、汽车装备等涉及到高精度需求时,大部分零件曲面复杂多样,曲面形状所需精度要求较高,例如汽轮机叶轮叶片、螺旋桨、航空发动机叶轮叶片、汽车模具,这些曲面零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国家机械行业的发展水平,各种机械制造业中的零件都会涉及到复杂曲面的质量检测,检测加工复杂曲面的质量多涉及到复杂曲面的
随着散装物料搬运技术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的持续发展,带式输送机广泛运用于矿山、化工、港口、码头等众多领域,并具有长运距、高带速、大运量的发展趋势。但工程上的带式输送机经常会经过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区域,产生的噪声较大,其中间段所产生的噪声为90d B甚至更高。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居民区的噪声标准为55d B。过大的噪声不仅会对会对周边人员产生影响,并最终限制输送机向长距离、高带速方向的发展。托辊是
针对液压挖掘机进行挖掘作业时,所处环境复杂、恶劣,且作业任务繁重,使得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因此,很多研究者开始对智能挖掘机的自主挖掘进行研究。而在智能挖掘机自主挖掘的研究中,对挖掘轨迹进行规划是实现自主挖掘的基础,故本文针对液压挖掘机的轨迹规划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采用机器人学中的分析理论,将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D-H参数化,建立工作装置的数学模型,利用运动学理论,分别完成正、逆运动
滚切剪作为生产线钢板轧制的重要装备之一,是现在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设备,其作用主要用于钢板的剪切等。液压系统作为滚切剪中必备设备必须考虑其精准性。滚切剪在剪切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左右两个液压缸,这两个液压缸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动作,通过两个速度不同的液压缸带动连杆抬起、下落,从而形成合适的剪切角度对钢板进行剪切。在高压、大流量下滚切剪剪切钢板时会出现剪切轨迹无法精确跟踪,滚切剪剪切角变小会造成剪切力
外界扰动使得工程设备发生偏离平衡位置的往复运动,这种运动形式称为振动。在一定条件下,外界扰动引起的振动如不加以有效抑制或隔离,则可能影响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则可能致其失效,因此有害振动的有效抑制或隔离已成为工程设备研发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通过对动物肢体结构以及运动形式的模仿,产生了一系列仿生隔振研究,研究表明仿生设计方法是一种新颖有效的隔振途径。本文通过对袋鼠躯体运动的剖析,从仿生
推轧工艺是一种短流程、高生产率、高成材率的管材轧制工艺,目前工业中常用的管材制备工艺在镁合金管材制备领域中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常规轧制工艺,其轧制流程过长,镁合金管材在轧制过程中温降较快,导致材料塑性下降,轧制过程难以进行;传统挤压工艺在制备薄壁型管材方面略显吃力;拉拔工艺生成效率低、模具损耗大,加工成本高。而推轧工艺具有短流程、高成材率、高生产率等优势。本文基于ZK60镁合金材料,利用推轧工艺制备
工业大数据环境下,受云中心计算能力和数据传输带宽的制约,降低了滚动轴承云平台在线检测系统的数据处理效率和实时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滚动轴承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层递进模式,将训练测试好的连续隐马尔科夫模型(Continuous Hidden Markov Model,CHMM)布置在边缘层,对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提取时/频域特征,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特征重要性评估,建立敏感特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