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根肿菌分子检测与田间时空动态分析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yw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十字花科作物产区均有发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根肿菌在土壤中能够长期存活,使得根肿病的防控手段有限,导致该病害不断发生和蔓延。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初步建立芸薹根肿菌早期诊断方法和定量检测体系,用于监测田间时空动态变化,为研究根肿菌的成灾和根肿病的流行提供了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常规PCR技术建立根肿病的早期诊断方法。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芸薹根肿菌DNA,而对代表性的真菌、细菌、线虫及寄主植物内生菌等没有扩增产物。灵敏性检测表明,根肿菌DNA最低浓度1×10-3 ng/μL,土壤带菌最低浓度为1×103个孢子/克土,种子带菌最低浓度1×105个孢子/克种子。同时,该方法能够用于多种十字花科作物(包括罹病油菜、白菜、茎瘤芥、甘蓝、萝卜)的根肿病早期诊断与预测,也能够用于不同播种阶段的油菜根部及其根围土壤的田间带菌检测。2.利用qPCR方法构建根肿菌定量检测体系。该体系能够用于根肿菌孢子及土壤、种子和罹病寄主植株的带菌定量检测。灵敏性分析表明,qPCR方法能够检测根肿菌孢子最低浓度为1×101个孢子,土壤带菌最低浓度为1×103个孢子/克土,植物(油菜、白菜和榨菜)带菌最低浓度为1×103个孢子/克根组织,种子带菌最低浓度为1×103个孢子/克种子。此外,比较发现不同样品的回归曲线呈平行关系,且样品浓度在1×105水平下,理论与实际浓度水平差异较小,且根肿菌孢子浓度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该检测体系具有评估田间根肿病的发生与流行预警的可能性。3.应用早期诊断和定量检测技术,监测田间根肿菌群体的时空动态。在时间动态方面,同一生长季内根肿菌的群体密度随时间呈先降后升趋势。在空间动态方面,根肿菌主要垂直分布在地下0?50cm范围内,并具有动态分布特点。其中,播种后4周根肿菌主要集中在20?40cm的土层范围内,8周则聚集在0?30cm的范围内。水平分布发现,田间根肿菌群体密度与病害发生具有相关性,存在分布集中区域(即病害热点),且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将出现新的潜在病害热点现象。本研究建立根肿菌的早期诊断方法和定量检测体系,初步实现田间根肿菌的精准检测及群体动态监测,为根肿病的早期预警及流行预测等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近年来,环境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尤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的多种环境水体中,包括河水、湖水、及部分饮用水水源地等
<正>人们忽然感到,我们的生活被"微"化,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文化"悄然诞生。新近加入"微"家族的是"微学习"和"微课程"。比尔·盖茨说:在未来,让一大帮孩子坐在教室里听教
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进行分析,阐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为今后施工技术管理提供参考。
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和多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大量涌现,TPP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TPP协议要求各成员国开放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
为了实现对海上风电项目风险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实地的数据收集以及相关领域专家意见,设计综合评价的基本参量.以此为基础,对某海上风
目的探究分层责任制质量控制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区不同分组,将1病区作为观察组,2病区作
伴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与线上移动支付市场的日趋饱和,线下支付场景已成为移动支付行业竞争的新战场。但大多数中国消费者仍对线下支付场景中的移
一、色彩的情感因素"美丽的东西都是有色彩的",这是诗人泰戈尔说的一句话.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美感受中最大众化,最普通的形式.色彩没有国界和种族之分,它是世界性的.
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北端,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区相通的地带。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北京自古就是中原农业民族与北方游牧、狩猎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目标跟踪问题是一个在学习样本不充分下的一个半监督学习问题。在实现的角度上讲,可以将其视为在视野中预测被跟踪对象的运动轨迹。换句话说,目标跟踪可以被认为是将被跟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