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渠道环境下消费者渠道迁徙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在线渠道向离线渠道转移的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st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CNNIC和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我国网民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网络购物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拓在线渠道,消费者所处的环境也开始从单一渠道环境转变为在线渠道和离线渠道并存的双渠道环境。而这种环境的转变带来的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新变化——消费者开始不断在双渠道中迁徙,并且乐此不疲、无法避免。消费者渠道迁徙行为的出现意味着企业在不同渠道的营销策略也要随之改变。但是究竟如何改变,则需要对影响消费者渠道迁徙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根据涂红伟等学者对消费者迁徙行为的定义和路径划分,选择消费者从在线渠道向离线渠道转移这一路径,构建概念模型,研究该路径的影响因素,并为企业的渠道建设提供建议。  首先,本文在明确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详细界定、分析了双渠道的定义、特征等以及消费者迁徙行为的概念、路径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还概述了EBK(恩格尔模式)、TRA(理性行为理论)、TPA(计划行为理论)、PPM(push-pull-mooring)范式、TAM(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基础。  根据以上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本文基于PPM模型,从消费者、产品、渠道、情境四大方面构建概念模型,并设计问卷。主要通过网络渠道收集数据,并使用SPSS17.0和AMOS17.0进行数据分析,验证概念模型,得出结论:作为推力作用的感知风险、主观规范、自我效能对消费者从在线渠道转移至离线渠道有正向影响;作为拉力作用的渠道吸引力、社会条件对消费者从在线渠道转移至离线渠道有正向影响;作为锚定作用的转移成本、产品价格、外部情景性对消费者从在线渠道转移至离线渠道有负向影响。  最后,概括出本文的结论,并为企业的营销活动和渠道建设提供建议。同时,指出本文的局限和未来展望。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美育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文本以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并对当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现状展开思考,以期对高职院校的审美素质教育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高职;美术鉴赏;教学  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曾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行业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我国有很多不同种类和规模的会展,并且会展产业所创造的价值也在不断的增加,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
投资活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三大核心活动之一,投资活动影响着企业乃至国家的方方面面。因此,投资管理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实践中如何确定最优投资规模,避免非效率投资从而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研究。在有效市场和信息对称的假设前提下,企业的投资活动与融资及内部管理没有关系,取决于市场需求。而现实恰恰相反,在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存在的情况下,企
自2004年起,国家七年连续七个一号文件涉及“三农”问题,足见中央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视,政府一向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鼓励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