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式。由于工业文明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峻的环境及生态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继续明确加快改革生态文明体制,使生态文明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理论角度看,生态在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历史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生态遭到破坏后的必然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生态移民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和普通农民相比,迁入区移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更加强烈。本文基于宁夏迁入区移民的505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Order Logit回归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移民生态文明建设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移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响应机制应包含三个驱动因素:生态意识、生态行为和制度保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这两者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的内在驱动力,制度保障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完善的外在驱动力。(2)三个驱动因素共同作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达成的速度,也就是说,生态意识越强,生态行为越文明,制度保障越完善,生态移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响应度也会越高。(3)移民不同的个人特征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即不同移民的生态意识不同,实施生态行为的成本不同,对制度遵守程度不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响应度不同。具体表现在移民的职业偏向非农、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年龄越高对生态文明建设响应度越高。基于以上分析和研究,明确提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1)培育生态移民生态意识,关键在于塑造生态文明理念,加大生态知识宣传力度,加强移民生态道德教育。(2)强化生态移民生态行为,关键在于促进移民的生态环境参与,开展丰富的生态实践活动,鼓励移民参加生态环保志愿活动。(3)完善生态制度保障,关键在于完善农村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建设,全方位保证政策落实,改革政绩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