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小兴安岭南段—张广才岭北段古生代火成岩组合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yy2000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段-张广才岭北段地处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巨型兴蒙造山带的东端,其内广泛发育古生代—早中生代火成岩,尤其是主体花岗岩类,将是反演、研究该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和了解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极好载体。论文以近几年在嘉荫、伊春、鹤岗、牡丹江地区开展的1/5万、1/25万区调研究为基础,以火成岩构造组合的概念和方法为指导,基于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建立了构造岩浆阶段划分的初步方案;详细论述了区内火成岩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基于火成岩构造组合及其时空分布探讨了该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本区可以识别的与洋壳俯冲事件有关的火成岩组合有五期:分别为加里东期早寒武世、早中奥陶世、中志留世,华力西期晚石炭世-晚二叠世;与大陆碰撞有关的火成岩构造组合有两期:分别为加里东期早寒武世和华力西期中二叠世。相应地构造岩浆阶段划分为加里东构造岩浆阶段和中华力西-印支构造岩浆阶段。加里东期火成岩构造组合有早寒武世侵入岩,是发育在活动大陆边缘的与洋壳俯冲(松嫩-张广才岭地块)、陆陆碰撞(佳木斯地块)有关的火成岩,记录了一次继罗迪尼亚(Rodinia)大陆裂解之后古亚洲洋内块体间的一次汇聚和陆壳增生历史;佳木斯地块早寒武世过铝质石榴石花岗岩的出现,表明此时佳木斯地块和兴凯地块可能正处于碰撞拼贴和焊合的过程。奥陶纪发育的尚志群早、中奥陶世火山岩,主要发育于小兴安岭南段和张广才岭北段,是与洋壳俯冲作用有关的一套岛弧-大陆边缘弧型火成岩构造组合;中-晚志留世演化为具高钾钙碱性特征的岩石组合,并出现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典型的高镁闪长岩类,志留纪末期A型花岗岩的出现,标志着加里东运动的结束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兴凯地块的拼合组装完成。华力西期晚石炭世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火成岩是与大洋俯冲有关的岛弧-大陆边缘弧火成岩构造组合;区域上早二叠世大黑山过碱性花岗岩的出现,可能标志着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佳木斯-兴凯地块之联合地块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碰撞焊合的完成,至此东北统一大陆形成。中二叠世在小兴安岭中南段鹤岗一带出现了S型强过铝二云母花岗岩类,它与佳木斯-兴凯地块内的石场-柴河-楚山一带发育的大陆边缘弧I型花岗岩类空间上呈成对分布,暗示南侧的大洋岩石圈(长春-延吉一线)向佳木斯-兴凯地块俯冲的同时,北侧的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内发育陆内块体间的碰撞作用。晚二叠世具活动大陆边缘属性的侵入岩和具岛弧-大陆边缘弧属性的火山岩大面积分布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和佳木斯-兴凯地块之上,暗示着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佳木斯-兴凯地块已焊合为一个整体,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区域上看,此时造山过程并没有结束,一直延续到三叠纪,晚三叠世发育的后造山花岗岩组合,表明华北-东北大陆拼合组装至此完成。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的生态村社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解决城市扩张、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社会矛盾等诸多问
为了了解大学生焦虑现状,及其性别、城乡、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民族、专业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随机抽取2 5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认为
采用回归分析法对1990—2012年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与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南省第二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最大,对第三产业提高作用最小,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战略,"四化同步"的短板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产业化。因此,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四化同步"和
城市道路、桥梁、地下管网、隧道等基础设施(或称市政设施),是充分发挥城市载体功能的先决条件,也是发挥城市综合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根据杭州市农办、各区县旅游局提供数据,对杭州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同时根据踏勘调研的结果归纳出杭州市休闲观光农业遇到的几个瓶颈问题:建设用地问题、扶持
国内特殊钢市场面临着产能快速增长、结构不尽合理、竞争极为激烈的严峻形势,传统的营销理念在指导企业营销实践方面越来越体现其不足之处,迫切要求企业重新认识现代竞争实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常规油气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了非常规油气资源,其中我们国家已经把非常规油气藏开发列入重要
随着环境危机的出现,环境保护日益需要公共的积极参与。而公众充分参与环保必须以掌握环境信息,享有环境知情权为前提。因此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保障公众获取环境信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