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早期再灌注治疗可以改善预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行的最佳再灌注策略[1],有近95%的冠脉闭塞血管可以被重新开通[2-5]。但是,虽然心外膜冠脉血管被重建,心肌组织却不一定能恢复理想的再灌注。微血管水平的再灌注失败的现象被称为冠脉无复流现象[6-10]。以往研究显示,多达60%的血管重建的STEMI患者发生无复流现象[3,11-19]。无复流显著减少了再灌注治疗的益处,导致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恶化。无复流现象与急性STEMI患者较差的心功能恢复、心肌梗死面积增加、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短期及长期死亡率有关。无复流现象一旦出现很难逆转,所以对潜在的高危患者进行筛选十分重要,寻找简单、实用的预测因子十分必要。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许多有关无复流预测因素的研究。有研究发现,心电图出现2个以上Q波、心功能Killip II级、冠脉内出现血栓、以及血管成形术作为唯一的再灌注治疗方式,均可能为冠脉无复流的预测因素[20]。最近国外研究发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新的预测因子[21,22,23]。国内目前尚缺乏PLR和无复流的关系的研究,那么PLR是否为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预测因子,是否是一个敏感度及特异度较好的临床指标,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入院时PLR值对国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为寻找简单、实用的无复流预测因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收集190例急性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并且行PCI术。按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将病人分为2组:正常复流组(138例)和无复流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PCI术中靶病变及用药,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的预测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论证得到PLR预测无复流的最佳临界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无复流组与正常复流组相比PLR显著升高(P=0.004)、心电图出现2个以上Q波(P=0.005)及冠状动脉内血栓征象较高(P=0.023)。当PLR值为188时,预测无复流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72%。结论:PLR、心电图出现2个以上Q波、冠状动脉内血栓征象均是无复流的预测因素。当PLR值为188时,对无复流预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