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预测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rake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早期再灌注治疗可以改善预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行的最佳再灌注策略[1],有近95%的冠脉闭塞血管可以被重新开通[2-5]。但是,虽然心外膜冠脉血管被重建,心肌组织却不一定能恢复理想的再灌注。微血管水平的再灌注失败的现象被称为冠脉无复流现象[6-10]。以往研究显示,多达60%的血管重建的STEMI患者发生无复流现象[3,11-19]。无复流显著减少了再灌注治疗的益处,导致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恶化。无复流现象与急性STEMI患者较差的心功能恢复、心肌梗死面积增加、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短期及长期死亡率有关。无复流现象一旦出现很难逆转,所以对潜在的高危患者进行筛选十分重要,寻找简单、实用的预测因子十分必要。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许多有关无复流预测因素的研究。有研究发现,心电图出现2个以上Q波、心功能Killip II级、冠脉内出现血栓、以及血管成形术作为唯一的再灌注治疗方式,均可能为冠脉无复流的预测因素[20]。最近国外研究发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新的预测因子[21,22,23]。国内目前尚缺乏PLR和无复流的关系的研究,那么PLR是否为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预测因子,是否是一个敏感度及特异度较好的临床指标,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入院时PLR值对国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为寻找简单、实用的无复流预测因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收集190例急性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并且行PCI术。按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将病人分为2组:正常复流组(138例)和无复流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PCI术中靶病变及用药,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的预测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论证得到PLR预测无复流的最佳临界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无复流组与正常复流组相比PLR显著升高(P=0.004)、心电图出现2个以上Q波(P=0.005)及冠状动脉内血栓征象较高(P=0.023)。当PLR值为188时,预测无复流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72%。结论:PLR、心电图出现2个以上Q波、冠状动脉内血栓征象均是无复流的预测因素。当PLR值为188时,对无复流预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好。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人们生活的深入融合、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行业的兴起、家电行业的转型升级,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电饭煲、智能电视等越来越多的智能
中国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后,随着时间推移,国内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我国这个国内市场也就成为了国际大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生产大国,更是一个消费大国,经
萧劲光大将60年戎马生涯中,担任海军司令30年。以枪炮轰Ⅱ乌、军号、汽笛为音符的军事乐章,是他人生的主旋律,但这绝不是他生活的全部,现实生活中的萧劲光,慈祥、宽厚且多才多艺。
<正>"语文是万科之母",相信这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所有学科都是在语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学好语文、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基础学
会议
<正>重读《傅雷家书》,我辅之以傅雷所著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将两书贯通互参,相为映照,深化了我对一些艺术规律的认识,并使我对文化艺术的审美有了某种领悟。
<正>学生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评价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尝试,但是并没有对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根
<正>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这是社会发展摆在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笔者根据教学工作实践,结合当地实际,谈谈自己
第一部分:苯妥英钠预防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个体化给药方案优化目的:建立颅脑损伤后患者口服苯妥英钠预防早期癫痫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模型
诺斯从制度创新和变革来分析经济增长的原因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对于分析中国传统经济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从制度环境、产权与技术、土地制度变迁、小农经济对抗规模经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