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设计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实践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教学活动有效性与完整性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课堂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低效率,能够指导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紧凑、流畅、高效。好的教学设计既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现得更加轻松、自如和优异,又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科学规划教学过程、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等,并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思,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思想政治课堂作为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更应付出时间和精力,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一线政治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不足,在教学设计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多等,导致当前高中教学设计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有敷衍应付、先上课后“设计”的现象出现。正因为此,近两年一些高中学校主抓教学工作的管理者也认为,教学设计浪费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实效性太差,对课堂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导向价值,因此在课堂改革中,减少了对教师教学设计的督促检查,甚至有些学校直接取消了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以备课手稿代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和政治性非常强,学生本身兴趣就不足;尤其是必修一的经济生活课,经济理论偏难,学生经济生活体验少,理解和分析能力欠缺,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对政治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将枯燥的经济学理论、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跟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对接,才能让教学设计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更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引导学生的学,提高经济生活课的生活性、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提高经济生活课课堂效率呢?本文试图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笔者所在高中、所在地区的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课堂现状和笔者的教学经验,以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点,以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内容为载体,以“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框教学的优化设计为例,在对经济生活课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也能对更多的一线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促进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设计的优化,推动经济生活课课堂效率的提高,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更希望能够引起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持续关注,集中众人的力量来不断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的完善、促进新课程改革稳妥推进。本文除绪论外,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济生活课教学设计优化的学理概述,主要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优化、经济生活课教学设计优化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明确了经济生活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提出了主导与主体相统一、系统性与优化性相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时代性与生活性的统一、动态生成性等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从教学目标叙写、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后反思优化等方面分析当前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笔者的实践、观察以及和教师的交流,分析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以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框的教学设计优化案例为例,探讨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这也是论文的主要内容。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也对乡土地理作出明确要求:“在地理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条件,经过选择、修改、重组以形成本地乡土地理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最大化发挥”。党的报告和课标的要求为教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依据,为乡土地理育人功能提供了落脚点。为了充分发挥重庆市乡土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教学利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但从泸县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对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十分欠缺,这明显与新课程改革及新时代对于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背,因此研究泸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教学利用十分必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利用的研究现状,在总结
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享受高效、便捷生活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个人健康问题。而现代人缺乏体育运动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有效方法进行运动进而促进身体健康将成为现代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老少皆宜爱好者众多且运动量可调,但传统乒乓运动受到时间和场地限制,且长期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会造成身体损伤。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动作识别
新冠疫情打乱了原本的教学秩序,为维持正常教学,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指令。一时间网络教学成为主流的教学形式,表明教学活动在摆脱确定性时间和固定性空间的情形下,也可以顺利展开。研究者在疫情期间接触了网络学习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并从中获取了研究灵感,以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双重视角和双向立意开展本研究。本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地理课程教学论和地理学经典著作为基础理论,在深刻理解其理论价值的基础上,对地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是复兴中华文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筝作为民族乐器,是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手段之一。古筝以五声音阶定弦,传统演奏技法分为右手和左手技法,主要体现在通过“声”与“韵”的相互结合完成古筝乐曲的演奏,“以韵补声”是古筝最为典型的演奏法之一。古筝教学在小学社团中逐渐兴起,作为“第二课堂”存在于学校教育中,已成为传承古筝教育的教学途径。本研究共分为四个章节,首先在绪论中主要阐述选题
音乐节奏能力是一项基本且重要的能力,无论对于音乐专业或非音乐专业、成人或儿童的音乐学习和音乐能力的培养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从人的宏观发展来讲,节奏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平衡发展,从人的音乐能力发展来讲,对于音乐学习、音乐表演等行为,节奏能力为奠基作用,所以节奏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节奏教学研究中,目前的教学案例和相关研究集中于低龄儿童,但笔者认为,节奏能力作为音乐能力的基础,其培养和关注应覆盖各
教育硕士是当前我国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型,近年来,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根据教育部对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的具体规定,我国非常重视公费师范生,而且在逐年加大培养力度,同时为了公费师范生的继续教育,出台了良好的政策鼓励其在毕业之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可以选择多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式。但由于国家对新时代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对公费师范毕业生培养政策的变化、非全日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投入,《文化生活》实际教学中遇到了新问题,面临着新挑战。首先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使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线上教育对线下思政课教育的挑战,其次学生对文化生活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思路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致使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体意识。再次是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不仅仅是是实现三维目标,更加注重对学
长期以来,充当主要提问者的是老师,学生提问则被忽视了。阅读课应该是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学生有权对所读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提问对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问,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和建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反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师呈现内容的理解和态度,分析其教学效果。但是,现实的课堂中的情况却是学生很少有机会
当前,数据存储技术不断发展,固态硬盘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手机、服务器、个人电脑等场景。在固态硬盘的应用量不断增多的今天,各种电路噪声干扰为固态硬盘的使用带来了种种额外负担。在各种干扰之中,读干扰这一现象随着闪存单元密度的不断增高和读密集型应用不断增多,预计将产生越来越严重的不良影响。读干扰的来源是对闪存块中单个页进行读取操作时,所有未被读取的闪存页被频繁施加高额电压,从而导致栅极内电荷异常泄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