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有多种常见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是其中之一。1期和2期DN必需要肾脏病理才能诊断,3期DN通过检测尿液等就能诊断,临床诊断较为方便。3期DN通过积极治疗,可以修复肾脏损伤,病情得以缓解。早期DN的西医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糖,运用ACEI或ARB,可是临床效果往往不理想。中医中药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方面是有比较突出的优势。我们依据糖尿病肾病早期多见气阴不足,瘀阻肾络的特点,确立了益气养阴通络的治疗大法,拟订了益气养阴通络方来治疗DN3期气阴亏虚夹瘀型患者。目的:本研究将通过对DN3期气阴亏虚夹瘀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口干、多饮、多尿等)、中医证候积分及理化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指标、尿MCP-1水平等)进行观察,评价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DN3期气阴亏虚夹瘀型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具有的抗炎机制。方法: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糖尿病肾病3期气阴亏虚夹瘀型患者,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益气养阴通络方,疗程均为12周,观察分析并进行统计检验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及FPG、2hPG、Scr、BUN、尿MCP-1水平等的变化。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7.92%,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9.58%,二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对中医证候的改善作用:两组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人口干、多饮、舌红少苔等证候的消失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尿微量蛋白排除率(UAER)、空腹血浆葡萄糖(FPG)、血肌酐(Cr)、尿素氮(BUN)的影响:根据实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尿微量蛋白排除率(UAER)进行检验,得出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效果明显;又对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进行检验,同样得出P<0.05,效果显著;对血肌酐(Cr)、尿素氮(BUN)等指标行实验前后对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对尿MCP-1的影响:对尿MCP-1行实验前后对比,实验组患者尿MCP-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患者的尿MCP-1水平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DN3期气阴亏虚夹瘀型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口干、多饮、舌红少苔等中医证候,降低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排除率(UAER)、FPG、2hPG等。益气养阴通络方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使肾脏组织细胞产生MCP-1减少,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