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中的时间隐喻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隐喻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包括科技英语中,这种语言现象在近30年来越来越为语言学家所重视。时间隐喻是从非时间概念结构映射到时间概念结构。本文采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来探讨科技英语中的时间隐喻,其目的在于分析科技英语如何运用时间隐喻帮助我们对时间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本文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时间并使我们通过思考、体验和感知来掌握时间。通过比较科技文体中英汉文化的时间隐喻能帮助我们对时间隐喻现象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本文属于定性研究,主要语料来自科技英语的出版物。同时,作者也对广西大学5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5名英语专业本科生,3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2名外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中取得了一些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本文有如下主要发现:第一,隐喻渗透在各种各样的文体中。科技文体常带有隐喻性,时间隐喻广泛存在于科技文体中。第二,时间隐喻作为一个重要的认知工具,它帮助我们通过具体的概念来理解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第三,英汉时间隐喻存在相同点和差异点。由于相似的认知机制,英汉时间隐喻存在着相似点。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验,英汉时间隐喻又有着不同点。第四,不同的时间隐喻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涵,理解隐喻应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学习英汉不同的文化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时间隐喻。第五,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多数大学生对时间隐喻的意识还相当薄弱。他们在翻译中还不会适当使用时间隐喻,这说明今后他们应加强对时间隐喻的学习。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语,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全文结构。第二章阐明时间、隐喻、时间隐喻和科技英语的定义。第三章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时间隐喻的研究成果。第四章陈述时间隐喻及其相关理论。第五章探讨时间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运用。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  
其他文献
口语课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很长时间以来都有一种习惯认识:口语课应该由本族语教师(外教)而非非本族语教师(中教)来传授。本论文尝试研究中国教师与外
学位
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经验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其中人际功能作为语言的一项重要功能,指的是在话语情境中说话人与话语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学位
学位
语篇功能由主位系统和衔接系统构成,对语篇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主位选择、主位推进模式和衔接是进行语篇分析的主要手段。选择不同的主位、采用不用的推进模式和衔接
学位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和社会评论家,一生著述颇为丰厚,共写有六部长篇小说、四部戏剧和十几部散文集,其作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自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后,对于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译者主体性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课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何谓译者主体性各抒已见。综合来说,译者主体性指译者在
本杰明·狄斯雷利是英国保守党领袖同时也是一位小说家。在他著名的“政治三部曲”:《康宁思比,或新的一代》、《西比尔,或两个民族》和《坦克雷德,或新十字军》中,狄斯雷利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结合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女性主义真正影响到我国的翻译研究却是在2002年,并且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