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序列分析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病毒性传染病。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最常见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最早于1966年从北美的火鸡体内分离得到,此后相继在世界其他地方被发现,并呈广泛流行的态势,危害持久不易控制,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值得注意的是,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偶尔会传播到哺乳动物中,包括人类和猪,也是97年香港禽流感感染人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内部基因的供体。因此,具有潜在导致新型流感的大流行。本试验从2011年起至2014年在本校附属动物医院以及活禽市场定期采集病料,对所采集的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并从每年所鉴定出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中各选取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研究不同年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株之间抗原差异性以及生物学特性。1.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本试验在扬州大学动物医院以及江苏省扬州市活禽市场定期采集病料,对所采集的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对鉴定的H9亚型病毒,按照分离的年代,选择每年2株病毒制作鸡源高免血清和EIDso检测,测定分离株之间的交叉HI效价,分析分离株之间的抗原性关系。分离株与Ck/GD/SS/94和Ck/SH/F/98株多抗血清的H1检测结果显示,2011年至2014年的分离株大多与Ck/GD/SS/94和Ck/SH/F/98株的多抗血清的有较好的反应,表明大部分分离株的抗原性与Ck/GD/SS/94或Ck/SH/F/98的抗原性差异性不大;而分离株Ck/HB/11、 Ck/JS/TM58/13和Ck/JS/JT95/13与Ck/GD/SS/94株的多抗血清的HI效价小于8:分离株Ck/SD/C9QH/11株与Ck/SH/F/98株的多抗血清的HI效价小于8:表明Ck/HB/11、 Ck/JS/TM58/13和Ck/JS/JT95/13与Ck/GD/SS/94株、Ck/SD/C9QH/11与Ck/SH/F/98株的抗原性有显著差异;此外,交叉血凝抑制实验结果发现,大部分分离株与Ck/SD/C9QH/11和Ck/JS/JT95/13的血清不反应,而与2013-2014年分离株的多抗血清有较好的HI效价,表明近几年分离株的血清能够抑制早期的分离株,分离株的抗原性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变异。从病毒在MDCK细胞的TCID50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分离株与Ck/SH/F/98毒株的TCID50相似,而Ck/JS/ZJ618/12、Ck/YZ640/12和Ck/AH/WB/14毒株感染细胞的能力较弱,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2.分离株HA基因及部分分离株全基因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本试验对分离的29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同时选择其中的8株病毒进行全基因序列的测定测序。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9株分离株的HA基因都属于Ck/JS/1/00-like分支亚系,即Beijing/94-like分支;但又与Beijing/94-like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也能看出大部分浙江、山东、江苏来源的分离株都属于同一分支。分离株血凝素裂解位点335-338位的氨基酸序列大部分是R-S-S-R, Ck/JS/YZ150/12、Ck/JS/YZ667/12、Ck/HLJ/DD/11、Ck/HB/11 Ck/JS/JT12/11株的氨基酸序列为K-S-S-R,即为典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性序列;29株分离株大部分在HA蛋白含有8个潜在糖基化位点;与Ck/SH/F/98株的HA基因比较,近几年分离株在220位发生氨基酸了T→1或者T→V的变化:分离株HA基因的受体结合位点的7个关键性氨基酸残基中的190位氨基酸残基的变异频繁。本试验中所有分离株的234位氨基酸残基都是与Neu5Aca2-6Gal的受体结合特性有关的Leu。8个代表株中有7株的NA基因基本来自Beijing/94-like分支,并且NA基因氨基酸位点大部分高度保守,仅近年的分离株NA基因多了2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分离株的NP、NS、PB1基因属于Ck/SH/F/98-like亚系。M基因属于Qa/HK/G1/97-like亚系。PB2与PA基因属于G9/97-like亚系。Ck/JS/TM58/13、Ck/JS/JT95/13、Ck/JS/TM71/14株的NP基因与Ck/JS/SC537/13(H7N9)株的同源性非常高,表明目前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G9-like、F/98-like和G1-like的重组体,并且是H7N9禽流感病毒内部基因的供体。3.分离株致病特性及其传播特性研究本实验拟将选择的8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Ck/SD/C9QH/11、Ck/JS/JT12/11、 Ck/JS/ZJ618/12、Ck/JS/YZ640/12、Ck/JS/TM58/13、Ck/JS/JT95/13、Ck/AH/WB/14 Ck/JS/TM71/14)和经典毒株Ck/SH/F/98进行致病性和传播特性研究。将120只3周龄的SPF鸡分为10大组,每组12只;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不接种任何病毒;其余9大组分别进行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播特性的研究;每组中6只鸡,接种病毒作为攻毒组,3只鸡与攻毒鸡同笼饲养作为直接接触组,3只鸡置于距离攻毒鸡50 cm处的另一笼子饲养作为气溶胶传播组,不接种病毒;在攻毒组攻毒后第3、5天,对攻毒组、直接接触组和气溶胶传播组分别采集实验鸡的气管和泄殖腔棉拭子以分离病毒,同时对攻毒组鸡每次扑杀3只攻毒,取其气管和肺进行组织病理学的观察;结果发现,所选择的代表株对鸡都有气溶胶传播的特性;分离株在鸡气管中的复制能力都强于在肺组织中的复制能力,其中Ck/JS/ZJ618/12株比其余毒株在肺组织中的复制能力强;显微病理变化结果显示,2013年和2014年分离株感染鸡第5d比第3d的气管病理变化严重,而2011-2012年分离株感染鸡第5d比第3d的肺组织病理变化严重。结果表明,2011-2014年分离株对鸡都具有气溶胶传播特性;近3年分离株在气管中的复制和致病能力都强于在肺组织中的复制和致病能力,其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针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日愈严重,本研究旨在观察马齿苋提取物对耐药性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并探究其抑菌机理,为临床治疗畜禽大肠杆菌感染,以及开发新型的中药抑菌剂提供理论
本研究选用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作为实验材料,从齐口裂腹鱼脑垂体中提取总RNA。设计合成了一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激素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上游引物加入EcoRⅠ酶切位
口蹄疫(Foot-and-mouse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se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暴发流行,给畜牧业生产和人民
本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江苏省部分地区鹅、羊组织样品及其饲料、饮水、土壤等周围生活环境中重金属残留进行了检测,了解了动物性食品中有害元素残留状
随着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包头市把大力发展奶牛业作为“富民强市工程”摆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全市奶牛总头数,由2001年不足2万头发展到2002年底的9.8万头,截止2007年底,全
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的分节段、负链RNA病毒,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一种重要病原体。世界上猪群中流行的主要亚型为H1N1、H1N2
为了研制适合当地肉牛的复合营养舔砖,本试验对复合营养舔砖的配方、原料、工艺参数及饲喂效果进行了筛选和研究,并进行了饲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通过对复合营养舔砖的原
蝙蝠是在数量上仅次于啮齿类的第二大哺乳动物,约超过了930种,除在极地等个别地区外广泛分布世界各地。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使蝙蝠成为许多重要新发的或是再发疾病
本研究以GTPV基因组为模板,以N1L基因侧翼序列为同源重组左右臂构建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及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转移载体质粒pLR-EGFP-gpt。将pLR-EGFP-gpt与GTPV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