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对于监测TIPS支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对于监测TIPS支架功能状态的意义。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介入科行TIPS并在术后三次连续随访中支架均保持通畅的患者21例。对TIPS术后患者1个月内、1-3个月内、3-6个月内进行三次连续随访。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指标有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spleen vein diameter,SVD)、脾静脉血流速度(spleen vein flow velocity,SVV)、门静脉内径(portal vein diameter,PVD)及门静脉血流速度(portal vein flow velocity,PVV);SWE观察指标有肝脏硬度(liver stiffness,LS)及脾脏硬度(spleen stiffness,SS)。当超声造影证明患者支架通畅时,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及SWE指标数据被纳入研究。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IPS术后1个月内PVV为32.92±11.27cm/s,术后1-3个月内PVV为27.14±9.28cm/s,比术后1个月内PVV有所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内PVV为25.16±7.57cm/s,比术后1个月内PVV也有所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3个月内和术后3-6个月内P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内SS为35.77±6.32 kPa,术后1-3个月内SS为32.56±6.82 kPa,比术后1个月内SS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6个月内SS为30.15±6.29 kPa,比术后1个月内SS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术后1-3个月内和术后3-6个月内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PS术后PVD、SVD、SVV、脾脏厚度及LS经Mauchly球形检验及方差分析,P>0.05。每种指标三组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IPS术后支架保持通畅时,PVV及SS在术后短期内会随时间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一变化规律性对检测支架功能及术后随访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论文针对单组分电活性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使用时,表现出来一些缺点或者缺陷,并针对所使用的复合材料的种类,电极材料的状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分别制备氧
沙门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细菌病,可以引起畜禽腹泻、流产等,给我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污染的畜禽产品是人类沙门菌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
近20多年来,人们对水稻镉吸收与积累的机制已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近几年来还利用诱发突变、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等创制了一些低镉积累的水稻材料。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采
多粘类芽胞杆菌HY96-2是笔者所在实验室从番茄根际分离得到的一株生防菌,目前已成功创制出以HY96-2为活性成分的系列微生物农药。针对HY96-2产多糖的功能、结构及其在培养过
棉花(Gossypium spp.)不仅是天然的纤维来源,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棉籽中含有高质量的油和蛋白质,但因同时含有对人和单胃动物有毒害作用的棉酚毒素,其综合利用受到很大程度的
在现代农业中,农药化学品的过度及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具有较大毒性的农药残留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传统检测手段存在检测耗时长、
咔唑类杂环衍生物因其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在药物研究领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关于咔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本论文采用亚结构活性拼接法,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以异丙醇为连接链的咔唑基异丙醇胺类化合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浊度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柑橘溃疡病菌和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的离体生物活性。对活性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的要求和科研实验的推进使植保机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喷杆植保机的投入和应用,大幅提高了喷药效率和施药精度,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其中对
行人再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目的是对不重叠监控摄像头视野下的特定行人进行匹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智能监控摄像头的广泛使用,该技术在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总结了行人再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一种属性和身份特征相融合的行人再识别方法。所作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属性预测子网络。将传统的手动特征(颜色、纹理等
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多在儿童期起病。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microRNA-7a-5p(miR-7a-5p)在IBD的炎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