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我国也在一直致力于打造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目前很多一二线城市出现了雾霾粉尘等空气污染现象,影响了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同时有很多重工业企业建在农村,部分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对农村的土壤也产生了影响,对当地的农业绿色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然而随着环保意识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逐渐增强,国家和政府等相关顶层设计者出台并细化了很多详细的针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对严重破坏环境的企业也加大了执法力度并引入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终身责任制,同时拓宽了群众的监督举报渠道,也将环境规制加入到国家重要规制的保护行列,使得我们在环境保护法律的推行方面予以顺利开展。我国将治理环境作为目前主要的治理目标,为贯彻该可持续经济稳步发展的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成为了当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8年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深入研究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环境规制和政府补助这两个角度,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详细论述了环境规制相关经济内涵、环境规制的测度方法以及环境规制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同时阐述了我国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受政府补助影响的相关理论;其次归类整理相关文献,从而选取研究较为合适的相关自变量以及调节变量,并结合投资效率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最终作出本文的相关研究假设;随后对不同的分组通过Richardson残差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多元回归分析;最后,总结现状分析结果以及实证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从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规制和政府补助两个层面提出有效建议。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会降低企业投资效率,但当企业面临更严格的环境规制目标时,政府补助将提供强有力的积极作用。通过进一步的异质性研究分析发现,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政府补助都会促进投资过度也会抑制企业投资不足的程度,表明了政府补助对于不同产权属性的企业的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在本质上基本存在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