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高地应力活动断层小净距隧道变形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分离式隧道的补充型式,小净距隧道可以有效解决分离式隧道最小净距要求所带来的占地面积大、开挖土方多、展线不灵活、高边坡等问题。在地形限制、地层改变等情况下,双洞单线分离式隧道变为单洞双线大断面隧道时,过渡段也必然会出现小净距段落,因此对小净距隧道的研究工作日益重要。由于小净距隧道的研究工作尚不全面,尤其是对穿越西南山区活动断裂带的设计理论和应用未达成熟,无法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本文所依托工程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其小净距段落穿越两条断层活动带,构造应力显著,在小净距隧道施工时易出现围岩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破坏。通过对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地应力测试、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对穿越断层破碎带、局部高地应力突出的小净距隧道变形特性及应力特性进行研究。(1)通过资料收集分析与现场调研,对柿子园隧道隧址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利用周边钻孔分析成果和现场地应力测试结果相互比较验证,对隧址区的地应力环境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地应力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岩样的室内试验取得围岩岩块的物理力学参数,运用H-B准则得出较为可靠的隧道围岩力学参数。(2)在取得隧道现场围岩力学参数及了解地层结构特征的情况下,利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小净距隧道进行数值模拟施工,取得其在不同条件下施工时对应的的应力特性、变形特征,分析了围岩岩性、隧道净距、水平应力等因素的变化对小净距隧道施工稳定性的影响,之后通过调整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法进行衬砌结构力学状态的优化研究,得到高地应力环境下穿越断层影响带的小净距隧道合理的稳定性控制技术。(3)通过对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等数据进行监测统计,分析了实际工程中围岩应力及位移的变化规律,后行洞施工对邻近先行洞的影响规律,为该隧道小净距段落控制技术研究以及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4)通过对已有深埋软岩隧道仰拱开裂的一般原因及处治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柿子园隧道仰拱开裂原因及开裂机理,针对性的提出开裂段落的整治措施和后续段的施工建议,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这不断促进国家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带动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交通拥堵现象成为现代城市的交通常态。轨道交通相比于其他交
随着比较行政法学研究的深入、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尤其是实践中一些明显带有公益诉讼性质的典型行政案件的发生,行政公益诉讼问题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学者们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国开始尝试容器栽培。十年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也逐渐跟进。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容器苗栽培已经相当成熟了。现在美国75%的苗圃采用容器
根据乳化液分散相液滴的发展历程以及运动状态,从分散相液滴受力变形、聚集、碰撞及其聚结与破裂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乳化液分散相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就分散相几种运动状态的界
分别于2008年5月、8月和10月,到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境内的高寒草原上采集了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异穗苔草(Carex heterostachys Bunge)、线叶嵩草(Kobresia cap
为解决煤层气高效开发和煤矿瓦斯治理面临的煤储层增透改造技术难题,研发成功了强度、作用区域、作用次数可控的电脉冲可控冲击波增透煤层新技术,并已开展了多种现场应用探索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215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细胞因子IL-2,IL-10,IL-17,
当代,由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面貌和方式都被革命性的改变了。各种各样的艺术门类也都也都利用这一先进技术不断深化拓展,各个艺术门类之间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
在贝尔瑙手稿中,胡塞尔不仅系统描述了二阶现前的结构与诸要素,而且也对一阶现前的诸环节展开了贴着地面的分析。通过对一阶现前概念的厘定,对一阶现前中前摄与滞留相互转化的澄
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帕慕克的作品体现了对东西方文明的关注与思考。瑞典文学院颁奖词是“在追寻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冲突与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