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标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观设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从注重产品的功能发展到注重产品的外观感受。这从我国近年来飞速增长的外观设计申请量就可以看出来。优秀的外观设计,给人以美的感受,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增加产品的销量。也正由于外观设计的重要性,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大量发生。为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国专利法于2000年进行了第二次修改,然而仍不能有效的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我国专利局正在酝酿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本文以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断标准为中心,对侵权判断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以提出切实可行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标准。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外观设计保护制度概述。首先介绍的是外观设计的定义及在各国的称谓。其次探讨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情况。接下来介绍分析各典型国家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保护模式、具体设计。最后是外观设计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商标权、著作权及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等邻接知识产权领域的关系,以助于对外观设计特点的把握和对侵权判断标准的探析。第二部分分析研究知识产权侵权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不同。在我国,知识产权法从属于民法,探讨知识产权侵权不同于民法中一般侵权的地方以及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独特之处,无疑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标准的研究有很大助益。首先分析民法中的侵权与知识产权侵权的不同,其次是专利侵权和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的不同,再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不同,最后分析了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的基本流程以及侵权判断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这一部分首先理清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接下来针对侵权判断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逐一进行介绍,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侵权判断的影响。第四部分进入到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标准的具体分析和研究之中。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毫无疑问对于侵权判断是至关重要的,而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侵犯,由谁来判断,以怎样的标准来判断,这都是侵权判断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借鉴外国做法的基础上,立足我国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我国的立法及司法提供借鉴。第五部分是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抗辩。这是侵权判断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授予不实行实质审查,因此存在大量不具有专利授予条件的外观设计专利存在。于是在侵权判断中,被控侵权人往往会以此来抗辩。本文第五章就是对诸如“新颖性”、“创造性”、“美感”等标准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微米级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Poly(Glycidyl Methacrylate) , PGMA )微球。实验以偶氮二异丁腈(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 (AIBN)
资产定价是金融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而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在解释不完美的现实金融市场时遇到了困难。将流动性等微观结构因素融入资产定价模型已成为当今金融领域研究的一个热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德育作为人类生活的内在价值尺度,既是人性的一种表达,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德育在创造和谐的伦理基础以及培育社会主体方面责无旁贷,
一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以个别化教育为办学追求,开发"仁爱WEB个别化教育"系统,为特殊儿童提供生态评量、多元评估、课程管理、目标制定、教学实施、图文智能统计等多
将装配式建筑实施过程划分为构件生产、运输存储、现场装配以及运营维修四个阶段,通过分析实施进度风险管理的特点,基于熵权法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关键进度风险因素。建立BIM-RF
人们对于自身正在进行的言语活动的反射性意识(reflexive awareness)就是元语用意识(metapragmatic awareness)。它能够调控和管理语言的使用,具有语篇构建功能。英语教师在讲课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全生产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加强安全生产的指示、措施相继出台,然而,一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事故总量仍居高不下,特重
本文将现场发泡材料用于缓冲包装,将缓冲包装动力学理论应用到缓冲包装优化设计中,并采用有限元技术模拟了现场发泡包装件的跌落过程,研究了现场发泡材料对产品的缓冲保护作
天津化工厂是一个已有68年历史的国有老企业,几十年来历经坎坷与起伏,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有8000余名在岗职工,年销售收入超过26亿元的国有大型氯碱化工企业。面对“十一五”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辐照加工应用日趋广泛,从业人员不断增加。文章主要阐述了对γ射线辐照加工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监测、辐射安全管理检查方面的内容,辐射环境监测已成为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