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支出的消费效应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jinwe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学界也一直在讨论社会保障支出这一公共支出对消费的影响。但却多将社会保障支出的主题部分或者笼统的总支出作为研究对象,这种专注导致了对社会救助支出研究的忽略。本研究是在已有的关于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影响研究基础之上,并结合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函数理论、现代消费函数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经济消费理论,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等相关数理经济研究方法,对中国自1989到2006年各年度的项目数据进行了一定的数理分析,考察了社会救助支出、社会保险支出的消费效应(即它们分别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并进行了比较研究。  论文首先摆出问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提出了研究假设,构建了研究技术路线。接着对居民消费和社会救助支出的理论关系进行了简单梳理。具体阐述了社会救助分别与居民消费的收入分配、居民预防性储蓄以及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对中国社会救助支出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主要包括社会救助支出的总量水平、支出结构以及增长程度三个维度的阐述。结果表明,我国社会救助支出总量水平低下,但增速显著;然后在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城乡差异,国家财政对城市社会救助的投入要高于农村;我国社会救助支出占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低下,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然后实证分析了中国社会救助支出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并与社会保险支出的消费效应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社会救助支出的消费效应不明显,此外,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险支出的消费效应要显著于社会救助。再展开了对中国社会救助支出的消费效应不明显的分析和解释,在具体内容的论述上是从制度建设完善度、支出的规模和监管等展开的。  最后概括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基于中国社会救助支出对居民消费的重要影响,笔者就如何更好的发挥社会救助支出的消费效应,扩大内需提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慈善事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慈善事业在筹集社会资源、提供物资援助,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学术界也逐渐关注慈善捐赠的发展及其所处的制度环境
本文从分析转型期我国农民所面临收入风险的特性切入,结合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探讨了现有制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而针对收入风险的特性以及制度的缺陷试图从宏观层面梳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其给四川等地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为了使灾区尽快地从
20世纪90年代以后,顺应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潮流,中俄两国在高等教育体制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中俄高等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发生了比较密切的关系。中国高等教
摘要: 在新课程下,理想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立足于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将学生视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将教师视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充分肯定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激励。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