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画像的农业信息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jinwe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政府为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互联网+农业”,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性作用,将公共服务拓展到偏远地区,将“信息入户”的要求落到实处,为“互联网+农业”奠定基础。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在线资源必将成为主流服务之一。本研究在面向基础农业用户在线教育或在线提供农业服务时引入基于用户画像等推荐理论的个性化推荐系统,从而改善农业用户在资源获取中“信息爆炸”、“资源过载”等问题,改善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取得更好的农业服务效果。研究借鉴传统基于用户画像的推荐系统,在此基础上引入时间变量,构建农业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模型。从而提高农业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的精准性,弥补个性化推荐的不足。本研究中首先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和数据挖掘,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结合我国农业信息实际情况,构建相对完整、专业的信息资源分类。精确定位农业生产区域特色,建立基于地域的群组用户画像。作为推荐系统新用户个性数据基础。其次,对推荐信息进行提取和分类,利用农业用户画像结合基于上下文的时间变量,形成农业信息资源推荐模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大量数据收集和算法分析,准确把握用户喜好,根据用户所需向用户推荐农业信息,满足用户对农业信息资源的需求。推荐与再次推荐直接形成双向交互模式,根据用户对推荐信息的选择不断优化推荐服务、更新推荐信息,使系统整体处于优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选择覆盖率广泛的微信软件做为呈现平台,以页面清晰、操作便捷的微信小程序作为系统的入口,搭载程序的运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基于地域的群组用户画像并进行优化。以地域特色农作物、所属温度带特色农作物结合用户自选兴趣内容,共同组建新用户初始兴趣标签。作为该推荐系统的新用户个性数据基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推荐系统冷启动问题。(2)优化了农业用户画像兴趣标签更新模型。用户的兴趣受时间政策地理因素等影响。为了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用户兴趣,系统将用户标签分成短期、长期以及周期标签。然后利用滑动时间窗口算法、遗忘函数机制以及时间函数,依次对上述三种标签进行更新。(3)设计引入了一种新的时间函数。本文设计一种针对不同地域而产生不同周期的时间函数,将时间函数与基于用户画像的推荐算法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地分析用户意图提高推荐的精准度。(4)开发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农业信息推荐系统,实现了推荐系统的精准推荐功能。
其他文献
收获是裸燕麦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国裸燕麦机械化目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收获机械单一、收获机械与作物不配套等问题。脱粒与分离装置是收获机械的核心装置,为提高裸燕麦收获质量,自行研制裸燕麦单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通过测试裸燕麦穗头连接力确定合适收获含水率,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和无线动态监测技术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对裸燕麦单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性能进行试验研究。(1)研制了单轴流钉齿式裸燕麦脱粒与分离试验台。主
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禽类,近年来鹅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疾病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高。抗生素常用于防治鹅的细菌性疾病,但由于长期的不当使用,使鹅肠道菌群紊乱,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且残留的抗生素污染周边环境及动物产品等,危害巨大。微生态制剂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替代品,在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饲料转化率、刺激免疫系统、改善动物健康等方面要优于抗生素,且无残留,非常适合在畜禽养殖中使用。目前市面上针对鹅的微生态
知母是一种组成成分丰富、药理功效优良、开发潜力巨大的百合科植物,随着愈加强烈的保健预防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知母作为辅料添加到食品中。知母多糖作为知母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现有文献中关于其抗炎、抗氧化和降血糖等方面的功效已被证明,但是未见关于其免疫调节能力和抗癌活性方面的明确报道。同时,知母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免疫作用与抗癌作用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对知母多糖理化性质
绿豆是一种常见的豆科杂粮作物,价格低廉、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绿豆的营养保健效果与其富含的活性组分紧密相关。绿豆食用前需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处理对绿豆中的黄酮组分、蛋白质等组分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改变其功效,目前对于绿豆在加工中黄酮组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可获得的信息有限,因此,本文首先从绿豆中制取黄酮,采用连续制备色谱分离纯化黄酮中最强抗氧化活性的组分,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然后考
膳食纤维作为“第七营养素”,对机体的调节代谢等生理功效日益突出。芸豆作为东北主产区经济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70%以上的富含膳食纤维的副产物-豆渣,如何获取高品质膳食纤维备受关注。本研究立足筛选不同品种的芸豆加工副产物(芸豆渣),针对品种间差异化,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芸豆渣膳食纤维,发酵改性芸豆渣后分离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通过红外光谱、差示热量和X射线衍射等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大田农作物之一。本文针对玉米的传统施肥中存在的化肥投放量大和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按照玉米生产中精准变量施肥的要求,设计了一个双变量玉米施肥量监测系统,通过改变排肥轴有效工作长度和排肥轴转速对施肥量进行精准控制。并针对施肥作业中肥料下落的流量信号进行分析研究,对施肥信号进行两种滤波去噪处理,从中选出最优处理方法,实时监测玉米施肥作业的流量信号,研究内容对提高玉米施肥
黑龙江春季干旱发生频率和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大豆幼苗生长,限制了大豆品种产量潜力发挥。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可以调控正常供水条件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还可显著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减少干旱胁迫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DA-6和褪黑素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高、环境友好,在作物生产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因此,本研究通过盆栽培养大豆至V2开始控制土壤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50%模拟干旱,在达到土壤目标含水量时叶面喷施1
本研究以水稻农机仿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建模手段,建立了虚拟农机具模型;采用移动增强现实技术(Mobile Augmented Reality,简称MAR),设计了移动端农机作业仿真应用,实现了使用手机对水稻博物馆中的农机相关作业图像和三维农机模型进行AR观察与交互的功能。(1)通过对水稻农机进行作业过程分析,确定农机作业仿真环节;结合水稻博物馆中的展品布局,建立符合博物馆参观的MAR导览流程以及
黑龙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生产基地,担负着全国粮仓的重任,但黑龙江地处寒地区域,昼夜温差较大,为保证水稻生产的质量,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在温室大棚内对水稻进行秧苗培育,保证水稻在育秧阶段的环境因素保持在利于秧苗成长的范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温室大棚的管理逐渐与物联网、计算机等技术相结合,发展出了一批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智能管理技术,但在针对地域性的寒地水稻育秧方面的大棚管理系统应用还比较缺乏。
针对传统的温室育秧大棚存在环境因子不能人为控制等一些问题,本课题研究了CO_2气肥对水稻育秧的影响机理研发的温室大棚。提出了不同浓度的CO_2对水稻育秧的刺激的方式,定期观察育秧的生长状态并进行观察记录,归纳分析出适宜水稻育秧生长的浓度范围,并进一步对水稻育秧生长高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加以分析。本文主要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方式,根据温室育秧大棚监测系统的需求,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并且根据系统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