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齿式裸燕麦单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zh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获是裸燕麦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国裸燕麦机械化目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收获机械单一、收获机械与作物不配套等问题。脱粒与分离装置是收获机械的核心装置,为提高裸燕麦收获质量,自行研制裸燕麦单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通过测试裸燕麦穗头连接力确定合适收获含水率,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和无线动态监测技术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对裸燕麦单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性能进行试验研究。(1)研制了单轴流钉齿式裸燕麦脱粒与分离试验台。主要由高速摄像系统、应力应变系统、输送装置、喂入装置、脱粒与分离装置、监控系统等组成。选用钉齿式脱粒元件。利用MCGS组态软件平台开发数据采集与开关量控制功能;并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脱粒与分离过程应力监测。(2)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百事2号裸燕麦穗头连接力进行测试。得到裸燕麦穗头籽粒与粒柄连接力、粒柄与枝梗连接力、枝梗与茎秆连接力。(3)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裸燕麦在全钉齿式单轴流脱粒滚筒中的脱粒过程进行拍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处理分析,得出裸燕麦进入脱分空间内运动规律。观察分析籽粒与断穗在脱分空间内运动状况,获取运动参数,为后续应力计算提供数据依据。(4)以滚筒转速、喂入量、凹板栅格间距为试验因素,以脱净率、断穗率、杂余率、总损失率、功率、脱分应力为评定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各因素参数选择范围,以及各因素对应力影响:滚筒转速增大,应力值与应力变化频率增大;喂入量增大,应力值增大,应力变化频率先减小后增大;凹板栅格间距增大,应力值减小,应力变化频率增大。(5)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滚筒转速、喂入量、凹板栅格间距为试验因素,打击力峰值、梳刷力范围、总损失率、脱净率、断穗率为评定指标。得出各因素较优参数组合滚筒转速600r/min、喂入量1.0kg/s、凹板栅格间距11mm。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为脱净率95.7%,断穗率3.29%,总损失率0.84%,打击应力峰值45.62Mpa,梳刷应力范围10.11Mpa~19.25Mpa。满足裸燕麦收获国家标准。
其他文献
为实现工业大麻茎秆的机械化收获、加工处理等机械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对典型的“龙麻3号”寒地工业大麻茎秆进行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和试验结果如下:(1)工业大麻茎秆拉伸特性研究,以含水率和取样部位为试验因素,抗拉强度为试验指标对工业大麻茎秆进行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分析拉伸过程中位移-载荷曲线;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性能指标影响是否显著;由茎秆拉伸试验分析可得,茎秆随着含水率的
氮磷钾是影响菘蓝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氮磷钾配比施肥研究,旨在得出以大庆市为代表的寒地冷凉环境下菘蓝肥料配施方案,揭示其生长发育以及营养需求规律。本试验采用“3414”试验设计,通过不同的氮磷钾施肥处理对菘蓝生长、干物质积累、产量、活性成分含量、植株内氮磷钾积累量的测定,得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65cm小垄,肥料均为基肥的条件下,N2P2K2处理(N:109.5 kg/hm2P_2O_5:
鲜食玉米果穗水分含量高,籽粒抗外力压迫能力差,利用常规玉米收获机采收鲜食玉米籽粒破损率高,无法满足鲜食玉米采收农艺要求。鲜食玉米茎秆含水量较高,富含多种维生素,是优良的畜禽饲料,粉碎后可以直接饲喂且禽畜适口性较好,为了满足畜禽生长需求,增加茎秆利用价值,需补充饲喂一定量的精细饲料,但是目前没有针对复合种养的茎秆粉碎和饲喂精料的设备。本文以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9QN289)和中国热带
辣椒是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蔬菜作物。近年来,我国蔬菜市场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辣椒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农户通过种植辣椒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栽植过程中秧苗存活率较低。而钵育移栽技术可以使辣椒在我国寒地地区种植,避免遭受早春带来低温冻害等气候条件造成的损害,同时具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产增收的优势。为了解决辣椒人工移植工作效率低、种植质量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结合辣椒钵苗移栽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鸭嘴
大班幼儿入园后经过两年早期阅读的培养,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在早期阅读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文章结合实际,从多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根据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特点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指导。
我国已成为番茄的最大的生产与出口国,果蔬的季节性采摘,会造成周期性的劳动力急缺、劳动力成本突增,从而增加了果蔬的种植生产成本。因此对番茄采摘机械的研究成为了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采摘机械手作为果蔬收获类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是整个采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手的采摘能力直接影响了整个体统的执行效率,所以对采摘机械手的设计是收获机器人研发的重要环节。在总结了当前采摘机械手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最大
我国不仅是农业大国,也是玉米种植大国,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还田率不到美、英等发达国家的1/3,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也对耕地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将玉米秸秆粉碎后适量还田,并与还田机械合理配套,可以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增加熟土层肥力,最终达到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长期以来红旗岭农场玉米秸秆还田量没有统一标准,还田配套机械混乱,造成玉米种植收益偏低,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红旗岭农
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板蓝根播种装置研究现状基础上,针对板蓝根穴播技术的农艺要求,以板蓝根种子物料特性为基础,开展型孔轮式板蓝根穴播排种器的设计试验与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以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小叶板蓝根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物料特性进行测量,得到种子的三轴尺寸、含水率、千粒重及密度;利用自制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得到板蓝根种子滑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碰撞恢复系数;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板蓝根种子剪切
中国是农业产业大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高粱同大豆、玉米、水稻等占我国粮食产量的主导地位。为保证粮食的生产与实现最大产量,在农业工作过程中会播撒一定量的化肥,化肥的过量施用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农业现代化传统的条施的基础上,将施肥方式调整为穴施肥,本文针对穴施肥控制系统引入离散元仿真分析,同时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PID的控制策略,并完成整体的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本
绿豆渣是绿豆生产粉丝、绿豆淀粉、绿豆蛋白等产品的副产物,含有多种功能成分,但通常被用于饲料或当作废弃物直接丢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绿豆渣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淀粉,可提取后用于制备抗性糊精。抗性糊精是一种具有调节血糖、调节肠道菌群、降血脂和减肥等功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在此背景下,为提高绿豆渣的利用率和附加值,本研究以绿豆渣为原料,采用微波酶法制备抗性糊精,利用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对其进行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