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岁儿童语言知识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龄前儿童没有学习过语言学的知识,就能较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他们使用与学习语言的背后,具备怎么样的语言知识,这种语言知识与我们以往在学校中所教授的语言学知识的存在形态有什么不同?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学习过程的认真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语言知识”的形态、特征及其本质。本文通过调查测试,对一个4岁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语言知识的形态、特征及获得方式进行描写与分析,以求将语言知识的探讨引导到源头深处,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本文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 1、通过对一名四岁儿童自然话语语料的分析,我们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各个层面对被试的语言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结合测试,对儿童的语言知识进行分析。语音方面,儿童能基本掌握声、韵、调的发音,对声韵调的错误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词汇方面,儿童所使用的实词涉及各个词类,能将语音形式与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在理解和把握词语的意义;语法方面,儿童能在句中运用虚词,掌握一定的句法结构,并对词序、搭配、词语误用、漏用、多用等方面的语法错误有一定的敏感度;语用方面,儿童能采用不同的语气和句子在不同情境下表达不同的含义,能理解比喻句和使用借代等修辞手法,能正确理解某些词语的感情色彩。 2、结合调查与相关理论,对“学龄前儿童是否具备语言知识”、“学龄前儿童语言知识的特点”、“学龄前儿童学习语言知识的方式”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文认为,语言知识是“人类认识语言的成果”,就内容而言,包括语音、词句的意义、词句的结构、词句运用规律等,就其本质来讲,语言知识是人的言语经验,是人在言语活动过程中对言语行为和言语对象的反映的产物。结合调查,我们推断儿童已经一定的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知识,但这种知识具有特殊的存在方式,即不可言传性。“语言知识”的存在形态包括“可言传”和“不可言传”两种,“语言知识”的性质为客观性与主观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儿童的“语言知识”的特征是具体直观性、不可言传性、个人主观性、零星非系统、浅表局部、综合笼统。儿童通过自主建构、模仿记忆、获得等方式学习语言知识。
其他文献
安老问题是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安老问题是指老人福利服务和社会保障;狭义上,香港政府界定的安老服务范畴,大致包括经济援助、安老院舍服务、长者住屋服
通过听课、访谈等形式,系统调研考察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后认为,真正的教学始于学生学习状态的激发。学习状态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体验,研究表明,学习状态
依据中国知网文献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与整理,可以发现电子书包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包括电子书包的定义、开发应用、体系结构、发展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等方
集团公司实行集中财务管理,有利于集团财务制度的贯彻实行和强化资金管理,规范资金运作;有利于成本费用控制和规范核算;有利于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并发挥集团公司整体运作能力,
注塑产品的质量主要与聚合物类型、模具设计和注塑参数设定等因素有关。在制品的注塑过程中,前两个方面都是固定的,只有注塑参数可以由操作者根据注塑情况和经验知识进行调整。
当前,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更多指向男教师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从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幼儿园男教师的生存问题,较少关注如何立足幼儿园促进男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本研究正
把"有教无类"等同于教育公平、平等,偏离了孔子的原意,也与《论语》文本冲突。孔子教育思想内容实质,是以追求成人、君子人格为目标的德育,而"有教无类"其实正是孔子德育思想
“霸王别姬”是中国文学和文化传统中一个母题性质的故事,从《史记》开始,这个故事就不断被重述和改编,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但是少有人作综合整体的研究。此文引入了新叙事学
自从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推行新的课程标准以来,学生自主管理成为了教育领域里人们探讨的热门课题之一。现在,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被公认,但自主管理如何实施的实践层
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绩效。警察是高应激高风险的职业。国内专门针对警察的工作满意度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大多数是关于警察心理健康的一些描述性研究和